第1015页

在杨锐严厉的眼神下,刘宇庄给出了一个莫能两可的答案:服从实验室的调派。

照他想来,11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总不可能持续下去吧。

然而,他并没有估计到杨锐招人的苛刻目标。

杨锐的目标是极其现实的,如果是大牛或者小牛,那就没话说,想尽办法的招进来,一定要给出极好的条件,每多收一个,最起码相当于养了一个用影响因子交房租的租客。

但如果不是大牛或者小牛,杨锐需要的就是重劳力了。

做基因测序是非常累非常辛苦的,而且工作多到无穷无尽。

人体一共有30亿个碱基对,人体基因组测序,虽然不能说重复30亿次相同的步骤,但重复个几万几十万次的,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大牛们的工作是开发工具,开发更新更有效的测序方法,但不管测序方法多先进多有效,总是少不了劳力们的参与。

科技大厦,既需要设计师,也需要建筑工。

刘宇庄和楚怀明被杨锐认定为建筑工的角色,自然就提出了建筑工的要求。

现在看来,刘宇庄是达不到要求了。对此,杨锐也不在乎,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是刘宇庄这样搬砖加瓦的角色,国内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杨锐的目光转向楚怀明,道:“楚教授最近有空的话,可以到我们实验室里来试试仪器什么的,咱们也好多多交流。”

楚怀明知道这是测试,连忙答应下来。

就算要的是劳力,也要测试区分一下是大工还是小工。

小工满地都是,无非是做点跑电泳的活计,科研汪或者稍强一点的头犬就能充任,实在不行,拉两名本科生过来训练一下,无非是效率略低而已。楚怀明若是小工的水准,那就不用招募了,浪费一个名额而已。

大工就稍微有点难度了,不是特别精明好学的头犬,只经过三四年的训练,是很难掌握做得成的,要想做的好,还需要更多的操作和时间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