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页

“何止太低,我看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合成化合物。”魏振学大笑道:“低于1的产率,还不够纯,做成药不知道要毒死多少人。剧毒hider,这个名字怎么样?”

杨锐没吭声,依旧看着试验台。

魏振学自吹自擂的道:“不是我说,我自己就是化学专业出身的,当年做煤化学,我也是发表过多篇论文的人了,hider水平怎么样我不知道,就他用的方法,实在不行。你用的这个更不行,不如听我的,咱们从羧基保护入手,想办法甲基化,再脱保护基,估计就能得到去铁酮……”

“也是一种办法。”杨锐不置可否。

“我这个办法更靠谱吧。”别人现在是不会这样和杨锐说话的,只有魏振学,多年不改初心。

杨锐笑笑,说:“的确是更靠谱没错,但也更费事啊,我们先考虑简单的方法能不能做出来,不能做出来,再考虑复杂的方法。”

“你说反了吧。”

“管不了这么多了,先做这个吧。”杨锐随口回答。

杨锐现在采用的方法,是94年才发明的化学合成法,属于价格最为低廉的合成法。

hider的不用说,那是60年代的代用法,基本不能用于工业生产,至于魏振学提出的方法,如果多改几处,也有机会合成出去铁酮,但杨锐并不准备采用。

因为他只需要一种方式来生产去铁酮就行了,作为一名不怎么熟悉化学合成的研究员,撞大运得到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化学合成法是正常的,要是撞大运得到多个就不可能了。

所以,杨锐是一次到位,干脆用甲胺搞直接反应。

不过,按照正常的化学思路,一次生成之类的直接反应向来都不容易,用学者们的话来说,就是不靠谱的。

通常来说,大家更倾向于先找出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生产,然后逐步改进,就像是辅酶q10那样,杨锐都改造了三茬了,至今尚未到位,捷利康也是非常满意。

可惜,去铁酮并不像是辅酶q10那样有利可图,杨锐更倾向于通过这一次的工作,将制药公司给建立起来,因此,他考虑的工作重点是临床试验和申请过程,而非制药过程。

所以,做了几次错误实验,杨锐就奈不住性子了,他更懒得一步步的升级,就将10年后,某学者才弄出来的技术拿了出来,让那些气体液体在自己的实验桌子上方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