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页

但从杨锐的角度来说,首先,明确自己的反对总是没错的,也免得有人说他是以权谋私,或者是拿别人开心什么的。

至于因此而产生的更强烈质疑,也只能就此生受了。

做出了决定,杨锐就再没有迟疑,刷刷的动笔两个多小时,就将之完成了。

重新检查一番,又翻了几本相关的资料,杨锐将它重新誊抄在了文件纸上,作为新的“答复函”,邮寄给了g委员会常委办公室。

通过邮寄,能够留下记录,比真人投递还要更安全一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杨锐现在是能不见人,就不见人。

“谁能想到,猫捉老鼠,最后是猫要抱头鼠窜。”杨锐看着贴好了邮票的信件滑落入邮箱,像是在对王国华和曹宝明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第913章 反对者

虽然在杨锐自己看来,他近些天受到了极大的压迫,以至于生出猫要被鼠戏的感慨,但在秦翰池看来,杨锐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京西制药总厂是国内有数的大药厂了,说不好听的话,京西制药总厂给生物学研究员当爹都当烦了。

这年头,搞研究的没有国家拨款的,或者有国家拨款不够的是100,可以说,全国上下所有的研究所都要想尽办法打秋风,军队研究所都不例外,更不要说生物学研究所了。

而药厂作为国内少有的高利润企业,几乎天天都能见到跪求一见的生物学研究员。

秦翰池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一名生物学的学生给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他找过领导,领导很支持京西制药总厂,但怎么支持,就没有一个章程了。

他找过g委员会的其他委员,拿过京西制药总厂赞助的学者总有几个,也都很支持秦翰池,但说到杨锐的判断的时候,却又一个个支支吾吾了。

秦翰池也找了北大,校长和生物系的院长蔡教授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支持,还答应和杨锐沟通,可是沟通来沟通去,就是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