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页

将这些部门进行合并重组,更多的是一种行政上的工作,只要愿意做,就是能做起来的。

当然,要做到真正的纯净食品和药品也是不可能的,但从杨锐的角度来看,后世的药品管理系统,其实一度是非常不错的,食品管理若是能达到药品管理的高度,再将后者略做提高,普通人的幸福感也是能大大提升的。

最起码,在杨锐能够影响到上层政治的时候,他更愿意做出这样的影响。

《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之后,没几天的功夫,就有更多的讨论食品和药品的舆论出现了。

所谓的吹风,也就是如此了。

杨锐的生活也稍微变的繁忙了一些,除了实验室的工作以外,他不得不隔一天就去趟府右街,以充当顾问。

陈部长三五不时的也会过来,更多的时间则是王司长来充当传声筒和联系人。

尽管在地方上,司局级干部已经是大的了不得的官员了,但在政府中央,王司长也得夹着尾巴做人,就是要个谈话的小厅,亦得客客气气的问正科级的工作人员:“能借个地方用一个小时吗?”

工作人员也很客气,却是公事公办的看了记事簿,道:“没有一个小时的空闲了,40分钟行不行?到了时间就必须出来。”

王司长点头说“好”,又道了谢,在登记表上写了名字,才回头苦笑道:“没办法,大家时间都紧张,只能在这里开个小会。”

说着,他快步带着几人到了临时借用的小房间,铺开文件,道:“东西昨天就寄给大家了,应该都看了吧。”

几个人都点头。

“行,那咱们就直接进入讨论,节省时间。另外,院办的洪秘书,一会也会来旁听咱们的讨论,大家不用紧张,照常进行就可以了。”王司长照例说了情况,就打开文件,道:“咱们现在讨论一下食品和药品的监督管理的问题,关于体制改革方面,有体改委的同志在做,我们今天的小组讨论,只讨论科学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实质性的管理,检查和监管如何进行等方面。”

杨锐在听他说话的当口,趁机向两边看了看,来的学者,基本都是认识的。

院士级的有两位,一位是非常熟悉的伍洪波院士,与蔡教授一样,伍洪波院士是最支持他的学者之一,两人私下里的关系也相对密切。

另一位来自中科院的老院士同样是熟人一位,曾经的g筹备委员会的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