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页

“杨锐你现在是大三,这个学期转眼就结束了,你明年就是大四了。”

“是。”

“大四就该写毕业论文了吧。”

“咦,这么说,是。”杨锐有些猜到朱院士的意思了。

朱院士笑笑,揭开谜底道:“你的毕业论文,就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好了,到时候,论文上交北大保管,用印盖章,就能证明时间了,但是赞不公开,也是符合规定的。”

杨锐佩服之极,只是问道:“国外的实验室,会不会用这个做文章。”

“大四的毕业论文,比他们实验室的重点研究还做的快,他们有什么文章好做的。”朱院士摇摇头,道:“你这个身份不要浪费了,要在瑞典好好的利用一下。”

他说到这里,车内已是一片欢愉的气氛了,朱院士又笑呵呵的道:“去瑞典的代表团,不管是谁任团长,杨锐你都有很大的决定权,最好提前拟一份名单,到时候,你做了决定,团长就不好意思安插人手了。”

“我知道了。”杨锐没有拒绝,这可是一个极好的卖人情的机会,可以用于广泛的争取同盟军,自然不能放弃。

第1263章 习惯就好

朱院士将与外交部沟通的工作给要去了。他的资格老,身份高,又有乔公的虎皮,才有可能要到好条件。

如今出国考察是很流行的,也是所有人都盯着的肥肉。

不说实际有需求的领导干部,就是现在没有需求的领导干部,说要出去见见世面,其实也说不出什么错来。

甚至一个地方上的县长,要求去巴黎看一看人家的城市建设,要求去美国看看人家的时代广场,也不能说是全为了自己。

而在领导干部之外,官二代和富二代们的请求同样挤兑如山,有办法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还要想办法为自己的老婆、女朋友或者姘头弄个出国名额。

总而言之,出国考察之事本身很小,利益却很大,不是一般人能玩的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