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页

听他这么一说,谷强直接举手道:“我不去了,钱给我吧。”

“这笔钱,我是以资料费的名义特批的,你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别被人抓了把柄去。”杨锐说着,将信封递给了谷强。

有了他做榜眼,满海教授、冯俊明也纷纷表示退出,但人数仍然超出。

杨锐干脆利落的又拿过一个信封道:“所有人再多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所有放弃的都有啊。过来拿。”

杨锐一边说,一边将信封补给刚才表示退出的人。

虽然明知道继续拒绝,杨锐还会提高奖励,但苏帆表示自己更担心位置被占满,也是迅速的举起手来。

杨锐暗暗的松一口气,这比拆迁还累呢。

第1271章 梳理

拿钱还是出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为了什么,孰轻孰重,杨锐其实都不太关心,毕竟不是生生死死的大事。

86年的时候觉得出国牛,96年的时候觉得出国帅,06年的时候就只是觉得出国有意思了,等到16年的时候,出国也不见得比去丈母娘家开销的多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就收入来说,都算是国内一流的。当然,是比不上华锐实验室,也比不上个体户和外企白领们,但就生活而言,他们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杨锐虽然不能提高他们的工资,但他给福利从来都是不断的,如今人们花钱最大头的食品,包括米面粮油,乃至于肉蛋奶茶等等,杨锐每个月都会找理由发一笔下去。

在月薪100元要花70元买食物的年代,国内能够达到这个待遇的央企都不多,更不用说是研究系统了。

当然,现钱谁都是不多的,外汇更不用说。

杨锐是特批了项目奖励回来的,这也是有传统的,比如当年的两弹一星,后来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或者青蒿素的项目,都是有过亿元的奖金拨发的。尽管人均数额是很低,但有这样的先例在,杨锐发的也没什么负担。

出国去瑞典,省吃俭用也不见得能存下600美元,留在国内,不光能得600美元,还能多出来1000元的补助,这笔钱,不光令人动心,甚至有些令人后悔。

但是,不管是谁来试探,杨锐都是一口咬定了不修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