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5页

奥地利人刚才被追问了好几个问题,略显尴尬,此时却是分外的后悔。

杨锐嘿嘿的笑两声,道:“只是希望别耽搁太多的功夫。”

台下的导播已经是极为后悔了,他都不用看后台数据就知道,收视率一定是唰唰的往下掉了。

还有比这更枯燥的发布会吗?

好在主持人比较机灵,等了一个恰当的时间,就站出来笑道:“感谢杨锐先生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接下来提问下一辈诺贝尔奖获得者……”

底下的记者们却很不满意,纷纷发出嘘声。

他们才不在乎电视转播的收视率如何呢。

87年的电视业,在逼格和实力方面,还是战不过报业的。

米切尔森就抢着道:“杨教授,您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如果有娱乐节目或者电影电视剧的邀约,您是否愿意参加?”

米切尔森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杨锐给出肯定的答案,或者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他都会立即去联系娱乐单位。

在做“诺贝尔随员”的这些年里,米切尔森也是结识了很多的娱乐届人士。

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将杨锐推出去,成为明星。

诺贝尔奖获得者首次“触电”,卖个几百万份拷贝不难吧。

还是这么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然而,杨锐听到瑞典人说电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