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5页

从国民性上来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瑞典是一个很严肃的国家,像是日本。他们从不迟到,像是日本,他们也从不早到,像是日本。

瑞典人对制造工业精益求精,像是日本,瑞典人对待人就像是对待机器一样,严谨以至于拘谨,像是日本。

瑞典人不喜欢麻烦别人,甚至可以说是怕麻烦别人,也像是日本。

同样相像的还有瑞典和日本的电影。

他们的商业电影都曾经繁荣过,但没有持续多久,就迅速的堕落成了艺术电影,与此同时,始终繁荣的就是小电影的制作了。

在亚洲,人们谈起日本电影来,就会嘿嘿嘿一笑。

在欧洲,人们谈起瑞典电影来,也是啪啪啪一笑。

杨锐虽然知道对面的记者不是在谈小电影,仍然胸前一冷,连忙道:“人体基因组计划。”

稍停,杨锐补充道:“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参与进行人体基因组计划,对于科研之外的工作,我不感兴趣。”

记者群里,产生了小小的骚动。

人体基因组计划谈的很多了,为了这个需要30亿美元成本的科研计划,学者们不得不大肆宣传,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对科技圈有任何轻微了解的记者,都是知道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作为一项科研计划,它的新闻价值,或许也就是略低于阿波罗计划。

改变人类自身,治疗癌症乃至于所有的级别,长生不老,破解生物之迷……随便选一个点出来,都能写好几本诱人购买的书籍了。

“杨教授已经确认加入人体基因组计划了吗?”有记者不管发布会秩序了,举手就问。

“我多次与达尔贝科先生谈过,他非常支持。”杨锐回答的笃定。

达尔贝科当然支持了。如果说以前杨锐只是代表了cr的发明者,更进一步的说,代表了先进科研设备的发明和生产,杨锐现在就不用做任何的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