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用手向下一指:“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一个人的心灵能倒映出莲花盘,又岂是一个迂腐在意世人眼光的人。”
白庸不在意的笑了笑,然后随便找了个地方,也不在乎脏,直接坐下。
“好不容易全部过关了,总该给点奖励吧。”
对方反问道:“奖励你不是得到了吗?既然能突破方才那一关,证明你已经放下心中最大的心结,这种心灵上的升华,比任何功法都更加有效,记住这样的感觉,那么你以后再也不会受困心魔,神魂也会日益饱满,若回去后修炼,你会发现进步速度比平常快上数十倍。”
白庸奇怪道:“走出方才的幻境有什么要求吗?”
“在方才幻境中出现的是一生中最憎恨之人,或者说,是最不能原谅的人,而想要脱离幻境,则必须放下仇恨。也就是说,必须原谅你心中最不能原谅的人,才能离开。你是参加试炼的人当中心思最多,心魔也最多的一个,但同时是心魔阻碍最浅的一个。”
“哈,亲人总比外人容易原谅。”
“错,亲人比外人更容易责备,自家的小孩犯了错,我们会骂,也会打,别人家的小孩犯了错,往往不会放在心上,正是爱之深,恨之切。你在入关前,心中的执念是最强烈的,因为一直孕育在内心深处,不曾说与他人,就像是蚕蛹中不断成长的蝴蝶。我本以为你在见了人之后,那只蝴蝶就会破涌而出,而仇恨也会将你吞噬,没想到却是恰恰相反,你见了人,那份执念就快速融解了,连蛹都没有破。因此,我很感兴趣,很想知道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要知道,连觉悟的高僧都做不到像你这样释然,正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逆鳞。”
“照你的说法,其他人都没有出关?”
“这是当然,这一关可不是那么轻松能破解的,你这样的是怪异。那名叫上官婵的女子被嫉妒的情绪吞噬了,心高气傲,不服的东西可多了,你也是她的心魔来源;叫穆若愚的小子个性单纯,但单纯者容易被欲望诱惑,就好像我们能用一颗糖来骗到小孩子,却骗不到大人一样;叫步苍穹的充满了迷惘,迷惘连自己前方的路该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甚至连男女都分不清,只会挥舞手中剑,迟早会被剑伤到自己;那名叫左朱殷的女子,看来是凰枪的传人,她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振兴门派,这份压力一开始还能成为她的动力,现在已经压得她快要直不起身了,她在幻境中遇见的,就是给予她这一包袱的师长,她可做不到像你这样轻松放下,自己将自己累死。”
白庸关心的问:“怎样才能救他们?继承你的衣钵吗?”
对方露出一个不符合长相的讥讽笑容,问:“你怎么知道我想要人来继承衣钵?”
“前一关的选门,在那里的墙壁上题写的禅诗,不正是说明你要寻找弟子吗?”
第四十六章 佛与心魔
白庸缓缓道:“那禅诗中写‘有一鱼兮伟莫裁,下线何曾钓得来。千尺丝纶直下垂,满船空载月明归’。千尺鱼线,钓的是什么?愿者上钩耳。‘问我生涯只是船,除却蓑衣无可传’这一句就更明显了。”
这些诗句源自德诚禅师,这位禅师在华亭摆渡了三十年光阴,他一边摆渡,一边等待适合于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期间,除了随缘度人,他写了大量诗偈,那些写在墙上的禅诗就是其中之一,关于他授徒还有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