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页

黑旗[校对版] 紫钗恨 1472 字 2022-11-11

现在吴大澂已经收不回他的大言,更没有想到两万大兵陆路开进是如此困难的一件事,但是他又无法承担责任--这两万兵力可以说是大清朝在两湖的顶梁柱。

他尝试着寻求王德榜的帮助,但是王德榜却无意地打起了官腔,因此他只有做出自己的选择:“既然来势甚强,依我看不如先退回长沙再做打算吧!”

王德榜算是知兵的老将了,一听这话就站了起来:“宪台老大人,这不行啊!万万不行,这可是把半个湖南尽数让与贼军啊!再说,好不容易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若是就这么退回去,军心堪忧啊!”

可是吴大澂考虑得更大的是困难:“如今田德明从贼,湘南大乱,衡阳已不为我有,据奏报称除柳贼数大股精兵逾二万人外,又有会党、叛军数千名,四处袭击我兵,现在各地兵勇自保尚无力,无力助我军与贼决战!”

“现在湘南无粮无饷,会贼横行,是以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助我,故此……”吴大澂说道:“我以为还是安稳些为好!”

他很快替自己找到了借口,守湘南不若守长沙,长城工事险固,军民甚多,民风剽悍,早些年太平天国就没拿下长沙城,何况现在有会党在长沙附近起事,自己要保得长沙不失。

他知道这两万兵是他最大的本钱,不容有失:“王老哥,我主意定了,你就别再说了!”

与潮水一般的开进不同,二万清兵是小心翼翼地加快速度往回撤。

这也是湖南防线大崩溃的开始。

第二百一十二章 溃灭(上)

事实上,湖南防线的总崩溃来得比任何人想象都要早,就在吴大澂下定决心不战而退的时候,王德榜已经诱出了这种味道。

王德榜是黑旗军的手下败将,从北越、琼山、镇南关到桂林,他是一路见证了黑旗军的成功,但是即便是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作为楚军名将的声誉不降反减,所统领的兵力也越来越多,这就说明他在某些方面也是成功人士。

因此吴大澂下定了决心,王德榜也同意了先期撤退的决心。

晚清自从曾国藩参照纪效新书建立起湘军来,在行军速度就是有一种稳妥的办法,每日最多行军三十里或四十里,然后就地修筑营寨,以防敌军来攻击,正所谓“结硬寨,打呆仗”,很少企图在野战中彻底歼灭敌军--真正担当野战任务的,往往是一些被认为十分野蛮,军纪不佳的部队,如湘军依赖鲍超,淮军依赖程学启,僧王依赖陈国瑞。

这种传统一直遗留到现在的湘军之中,这支部队更是把曾国藩当年的经验当作宝训,每日固定三十里,决不多走一步路,一走完就立即结营自保。

可是王德榜却是决心抛弃这种打算,他一出营就召集亲信:“吴巡抚要率军回长沙,我们立即走,争取走第一个,不要理其它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