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杨嗣昌主动与余子琏交心的时候,余子琏立刻很善解人意的一退到底,完全就是一副大公无私、不眷恋官位的模样。
可余子琏有些失算了,他低估了自己在崇祯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国难思良将,崇祯皇帝是怎么样也不会放弃显示出卓越能力的余子琏的。
只要明白人都知道:余子琏一返常州以后就处于了半离职状态,那个南京兵部侍郎就是个闲职。而在常州募钱募兵?又没有硬性指标,天知道余子琏会练出几个兵。再加上余子琏不恋栈不去的态度,这更博得了崇祯皇帝的好感。
“湖广巡抚或郧阳抚治如何?”崇祯皇帝询问道。
“那又置熊督师于何地呢?”杨嗣昌反对道。
如果把余子琏安排到这两个直面农民军的地方,明眼人都知道他是准备来替代熊文灿的五省总督的官职的。要不然,不会让余子琏挂着一个兵部侍郎衔来低配于这两个官职。
虽然现在崇祯皇帝和杨嗣昌对熊文灿确实有些不满,认为他未尽到剿灭民匪之责,可是现在的他们也不想立刻替换熊文灿。因为崇祯皇帝和杨嗣昌正在部署朝廷大军要围剿盘踞在谷城和房县的张献忠和罗汝才呢。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崇祯皇帝和朝廷绝对不会临阵换将的,更不用说来个双头指挥,搅乱剿匪的大军了。
第700章 汝宁军的安排
“那应天、凤阳又如何?”崇祯皇帝接着问道。
杨嗣昌没有直接回答,他分析道:“应天、凤阳故为重地,此地之亲民官不宜擅动。微臣知皇上所思,微臣也知余侍郎人才难得。可现在又难以安排余侍郎官位,斗胆猜测一下:皇上正为此事烦心吧!”
“正是!”崇祯皇帝点点头道,“爱卿正说出朕之所虑。”
“余侍郎此人,白手建起一支劲旅,不可谓不能;亲率所部敢战,不可谓不勇;思皇上所难而自退,不可谓不忠;知党人而远避,不可谓不智。可其久居地方,不知庙堂运筹,骤拔高位而无措,皇上正应扬其长而避其短啊!”
这话一下子引起了崇祯皇帝的兴趣,他立刻向前挺直了身子,急切地问道:“杨爱卿快说!”
“何为其短?根基太浅,其功不显。余侍郎入官场十数年,有六年为地方上一知县,除其在河南的上官,其在官场上并无交游。而其在短短三、四年间由一知县骤拔为部堂上官,说实在话,朝堂众臣很多只知其名不识其人,又何来敬畏听命?上传下达定会打上折扣,其做事也不能顺心如意,此大谬也。”
听了这话,崇祯皇帝是连连点头,示意着杨嗣昌接着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