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有个问题李佑已经纳闷了很久,如果他有十万亩或者更多土地,每年再弄个几千盐引,肯定安安心心躺着数钱过日子了,哪有劲头继续费力敛财。便忍不住问道:“殿下天潢贵胄,难道还缺钱用?”

“皇家中人就不食人间烟火了?”归德千岁犀利地反问道:“不然你把那一千两吐出来?”

这个……李佑英雄气短了。如果没有长公主赏下的一千两,仅靠自己从苏州带来的五百银子,日子肯定不如现在松快。前段时间他还拍出几十两银子购入豪华版裘衣装饰门面,由奢入俭难呐。

千岁也不欲在这个双方都没脸子的问题上纠缠下去,“邸报之事,母后图名,言官谋利,我可以指点你一条明路……”

“不必,我自有计较。今后可将邸报一分为二,其一便如现在样式,通传天下,以鼓舞人心,责令府县衙门和所有学校每日张贴示众;其二如往日样式,仅抄至京师衙门以及地方知府以上官员。如此各取所需,并行不悖,既收教化之功又无堵塞言路之虞。”

“你果然是有主意的聪明人。”归德长公主赞道,“那可否为我出一个主意?你引荐的程盐商的确是可用之人,不过他的秉性有些不太好使唤,你看如何是好?”

李佑想起程老爹书呆气个性,确实只适合拿来当招牌,凭着他眼下名声,忽悠回一个盐业公会掌事什么的还好说,但真要使他办点不上台面的事却未必好用。“此事易尔!寻他一个近亲,以利相联共谋富贵,再借他之名行事即可。至于程老爹本人,供起来算了。”

归德长公主继续赞道:“好得很!这个人选又该是谁为好?”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他若有儿子能利用起来最好……”李佑继续出谋划策。

“可惜他儿子远在三边,一时半会回不得京,京中只有你想染指的一个小娘子。”

关于程小娘子,李佑至少已经朝长公主索要了三次,均未得逞。

绝对不是李大人除了这位就找不到别人当小妾。他之前听到过一个经验之谈,道是京中女子眼界大,生性多骄逸贪婪,而且不愿意离开京师。外地人若在京城娶了小,常常被惹得后宅不宁,如果要回乡,那更是女方全家上阵来闹。因而李大人堪称是“一直在克制,始终很谨慎”。

目前只有这程家小姐相貌不错,脾性天真比较令人放心,是上好的暖被窝人选,所以李佑才始终孜孜以求。

不过听见长公主主动提起程小娘子,李佑大为警惕,“殿下什么意思?”

“按照你的想法,程家若有合用的女婿,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办事人选。”

如果是别人,估计要下意识地问,程家哪来的女婿?但李佑直指问题核心:“你说的程家女婿将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