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上当了!伏葵站立在山梁上借着一颗大树的掩护细细地观察着唐军的举动,突地醒过了神来,心中暗呼不妙,脸色顿时便煞白了起来,咬了咬牙,一举手,刚想着下令全军即刻出击,赶跑这股唐军,却见远处的地平线上露出了一道黑线,以伏葵的眼力一看便知晓来的是大队的唐军骑兵,心顿时沉到了谷底,已然举起的手也僵在了空中。
“伏将军,唐军主力到了,我军该如何应对,请将军训示。”就在伏葵发呆的当口,一名身着千户长服饰的将领略有些子气喘地跑了过来,语气焦急地问道。
“知道了。”伏葵放下了举在空中的手,连看都没看那名千户长一眼,很是平静地应了一声。
这名千户长名叫葛利突失,乃是大度设手下一员勇将,是此番随伏葵出征的五名千户长之一,为人向来桀骜不驯,本甚是不服伏葵能得大度设之重用,与伏葵曾当众较量过,却没能在伏葵的枪下走过一合,自那以后便唯伏葵之命是从,但凡是伏葵的命令,他一向不问为什么,只是坚决地按命令去做,然则此时见唐军主力已经快赶到了,伏葵却没有下达任何命令,不由地急了起来,高声道:“伏将军,敌军锐气正盛,我军不宜硬拼,还是暂避为妥,望将军早下决断。”
“走不了了,葛利将军即刻传本将之令,让所有弟兄即刻撤到山梁上,待天黑之后再行定夺。”伏葵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多做解释,只是下达了收兵之令。
“这……”葛利突失不明白伏葵为何会下达这道奇怪的命令,不过也没再追问,微微地犹豫了一下之后,自去传令不迭,须臾,一阵号角声响起,山梁下方百丈左右的两侧山包后埋伏着的两支各三百余骑的黑狼军骑兵纷纷纵马跑出了伏击地,冲上了并不算如何陡峭的山梁,隐没在山梁后的小树林中,而刘启明所率领的那三百名大唐游骑虽全都翻身上了马背,却并没有发动攻击行动,只是目送着两、三百丈外的黑狼军骑兵撤回山梁,不过片刻,高恒率领着主力军也赶到了山梁下,但也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与刘启明合兵一道,尽自在山梁下大模大样地安下了营垒。
伏葵脸色铁青地从大树后头转了出来,默默地注视着唐军那面火红战旗下屹立着的高恒,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而与此同时,高恒似乎也察觉到了来自山梁上的杀意,抬起了头来,看着一身黑衣立于树下的伏葵,眼中迸发出强大的战意……
第343章 欺骗与反欺骗(中)
空间的距离似乎不存在了,相隔着近一里地的两名小将之目光凝成了一条线,彼此间的对视隐隐然迸出了火星,各自的心中都有了明悟……这是一场两人间的生死战,胜者必将踩着败者的尸身直上九重天,至于败者么,也就只能是历史的尘埃!在这等波澜壮阔的西域大变革中,又有谁不想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呢,然则胜利者只能有一个,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谁就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若是可能,伏葵是很想能跟高恒换个位置的,无他,尽管伏葵恨李贞入骨,可他却不得不承认李贞绝对是个伟大的统帅,也不得不承认安西唐军是这天底下最精锐的军队,能在李贞手下为将,是天下为将者的幸事,只可惜他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家族的血仇如同一座大山般压在伏葵的心头上,也彻底阻断了伏葵投靠李贞的可能性,而今,伏葵所要做的事便是让李贞不痛快,彻底搅乱唐军的后方,断李贞的粮道,拖李贞的后腿!为了这个目的,伏葵其实不想跟高恒硬碰硬地来上场恶战,只可惜他却走不得……按伏葵原先的预料,李贞在得知粮道被断之时,一准会派军前来围剿己方所部,可因着前方薛延陀拔灼所部的巨大压力,所能抽调出来的部队绝对不会太多,伏葵有信心与来敌周旋上一番,甚至歼灭来敌,给李贞一个沉痛的打击,故此,他布置了个圈套,打算伏击来敌,当然,他也没指望能一举破敌,只是想试探一下来敌的能耐如何罢了,却不曾想他的布置竟然被唐军彻底看穿了,反倒被唐军主力趁势缀上了己方所部,就凭唐军能在大雨中循着己方故意留下的模糊线索寻到此处的本领,伏葵便能断定己方就算是立刻撤退也绝对无法摆脱唐军的追击,反倒平白跌了士气之余,又丧失了位居山梁的地利优势,是故,伏葵不但没有撤军,反倒打算就在此地好生申量一下高恒所部的能耐了。
强敌,绝对的强敌!高恒目视着山梁上那道黑色的身影,脸色虽平静,心神却猛然绷紧了起来……在运粮队遭遇伏击都已经过去四天了,按常理来说,黑狼军必然会提防唐军前来围剿,理应远离险地才是,然则,唐军竟然能在伏击现场发现黑狼军新遗留下来的痕迹,毫无疑问,黑狼军的用心自然是打算诱使唐军前去追击罢了,这其中必然有圈套,故此,高恒也就将计就计,派出刘启明为诱饵,看黑狼军吃是不吃,倘若黑狼军敢对刘启明所部发动追击的话,那正好被紧跟在刘启明所部后头的唐军主力来个迎头痛击,然则,此计却被伏葵看破了,不但没有出击,也没有趁唐军未至之时逃窜,反倒是全军收缩回山梁上,这就令高恒敏锐地察觉到伏葵绝不是个好惹的货色,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伏葵但觉双目一阵干涩,不得收回了目光,深吸了口气,再次扫了眼立于火红大旗下的高恒一眼,猛地一转身,隐入了小树林中,大步向山后的中军大帐走去,线条分明的脸上满是阴霾,一路上所遇到的黑狼军官兵都不敢多言,人人退到一旁,各自行礼不迭,可伏葵却宛若没看见一般,径直走回中军大帐,只是在进帐的时候,冷冷地对大帐门口的亲卫吩咐了一句:“聚将!”
伏葵治军极苛刻,聚将之令刚下,尚不到一柱香的时辰,全军中仅存的三名千户长便已赶到了帐中……伏葵所部原有五名千户长,然则,其中一名战死在楚河一战中,而另一名则因点卯误时被伏葵砍了头以威慑三军,是故,三名千户长一接到聚将令便丢下手中的活计,全速赶到了中军大帐,一刻都不敢耽搁,这三员大将分别是葛利突失、黑叶达齿、萨摩岩,然则诸将虽至,却不敢出言询问议事之主题,只是老老实实地站在帐内,恭候伏葵的训示。
“诸位,唐军已至,该如何应对,都说说好了。”沉默了良久之后,伏葵面无表情地开了口。
伏葵此言一出,诸将顿时愣住了,各自对视了一番,都觉得有些子不可思议,无他,往日里伏葵从不聚将议事,所有命令皆出自伏葵一人独断专行,还从未有议事之说法,这会儿竟然问起大家伙的主张来了,岂不是件咄咄怪事?然则惊疑归惊疑,伏葵既然有问,不答是不成的,诸将迟疑了一阵之后,资历最深的葛利突失率先出言道:“伏将军,敌军此来锐气正盛,我军战恐不利,不若暂避为妥,末将建议先趁夜撤军为上,值此黑夜,唐军必不敢追,我军大可先退到安全之地,而后从容图之,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