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页

代善走到榻前,见黄太吉如此,忍不住鼻子一酸,在黄太吉榻前跪了下来,虽然是哥哥,虽然比黄太吉年长许多,但代善对这个弟弟,是相当佩服,自认自己不如黄太吉,这些年,大清蒸蒸日上,都是黄太吉的功劳,此时见到黄太吉虚弱如此,代善不禁想到自己早丧的儿子,连续死在阵中的两个孙子,爱新觉罗凋敝,忍不住悲从中来,就想要抱住黄太吉大哭一场。

多尔衮和多铎也跪下来了。

黄太吉睁开眼睛,苍白的脸上却是笑,摆手示意三个兄弟起身。

代善摸了一把眼角的老泪,站起来说道:“皇上没事,臣就安心了,但军中的事情要如何安排,还请皇上定夺。”

第783章 多铎的对策

明眼人都知道,通州是打不下来了,黄太吉又生了疾病,非是班师回辽东不可,但这样的决定,代善多尔衮都是做不了的,非的黄太吉同意并下旨。

多尔衮和多铎都竖起耳朵听,同时假装悲戚关心,但其实却是借着烛光,仔细观察黄太吉的脸色和表情,想要从中探寻到病情的真相。但帐中烛光有点暗,他们两人虽然睁大了眼睛,但却也无法真真切切的看到黄太吉脸上的每一丝表情和变化。

黄太吉咳嗽了几声,向索尼摆手。

索尼上前,双手捧着一卷黄绢,肃然说道:“皇上已经决定,召肃亲王豪格、英亲王阿济格回营,商讨退兵之事。”

“皇上英明!”

代善暗暗松口气,向黄太吉行礼——其实退兵之事,根本不用找豪格和阿济格,黄太吉完全可以一言而决,但关键是,豪格和阿济格现在一个在河间,一个是昌平,如果大军要撤退,非得要和他们汇合不可,不但独留他们在明国境内,很有可能会被明军围歼,这其中,远在河间的豪格尤其危险,所以黄太吉先召他们两人回军,再发布撤军命令,并没有错误,乃是稳妥之策。

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虽然微惊,但却也不意外。

见三人没有意见,黄太吉疲惫的闭上眼睛,不再看他们。

“臣等告退。”

代善立刻带头行礼,然后带着多尔衮和多铎出帐。

大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