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页

看完急报,吴甡大怒。

武昌决不能有失,因为楚王就在武昌,前番,杨嗣昌就是因为失了襄阳,致使襄王被张献忠,因而惊恐万状,自吓而死的,吴甡可不想重蹈杨嗣昌的覆辙,不过吴甡却也没有盲目救援,他知道,武昌城池高大,绝非流贼可以轻易攻破的,如果张献忠屯兵城下,反倒是一个一战破之的好机会。

另外,张献忠虽然围住了武昌,但汉阳和汉口,却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武汉三镇明为三城,实为一体,在不攻占汉阳和汉口的情况下,张献忠的侧翼始终受到威胁,不能全力攻城,除非是有内应开城,否则他想要拿下武昌,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吴甡决定继续等,他要等刘肇基的京营兵到来,再出兵救援武昌,那样他才有信心,不然单单依靠左良玉,他还真没有把握。

但武昌一天一封求救信。

而消息陆续传来,说流贼在武昌和汉阳的江面上,搭起了两座浮桥,一座从武昌白沙洲到汉阳鹦鹉洲,另一座从武昌大堤至汉阳南岸嘴,而一大股的流贼已经渡过了浮桥,围住了汉阳。

这一来,汉阳也危急了。

吴甡脸色凝重,他意识到,张献忠军中,还是有能人的,看出了汉阳和汉口的重要。

“南京水师呢?令他们截断浮桥!”吴甡命令。

但流贼在江边架起大炮,又在江中设置障碍物,南京水师久不经战事,试探着靠近了一下,就被流贼大炮轰的屁滚尿流。

听到南京水师的回报,吴甡气的说不出话来——江南兵马糜烂,不堪一战,竟到这种地步!

各方压力也接踵而来,不说武昌楚王的求救书,就是襄阳的官员,也都开始一个个催吴甡出战了——如果吴甡再是按兵不动,一定会有人上疏朝廷,弹劾他不救武昌,虽然太子和兵部老尚书冯元飚,能体察他的良苦和艰难,但陛下就未必了。

更何况,方国安的战力,实在是不怎样,如果武昌不幸失守,楚王遇难,他吴甡就会变成第二个杨嗣昌!

而此时,临洮总兵牛成虎率领的一万秦兵,进入了湖广,吴甡手中,多了一支可用之兵。

看样子,不能再等了。

虽然京营还没有到,但吴甡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出征,最起码先解除了汉阳的围困,等京营大军赶到,再合击武昌城下的流贼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