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中的:“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南齐谢朓的《秋竹曲》和《咏竹》,晋朝戴凯写了《竹谱》。
唐宋时期,唐朝有“竹溪六逸”,宋朝有“苏门六君”,咏竹诗空前繁荣,现存唐朝咏竹题材诗歌有222首,以中唐为盛,晚唐次之。在创作者中,白居易以22首之多高居榜首。
清朝时有“扬州八怪”,代表人物是郑板桥,一首《竹石》成为了课本教材,大家无不知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这一刻,不同时空的古人齐齐想到了自己与竹子的缘分。
宋朝时期,苏东坡仰望着天幕,看着窗外的一片竹林,抚须而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此间哪有扬州鹤。”
竹子,又好看又好吃,真是大宝贝!
想到这里,苏东坡摸摸嘴角:决定了,今晚吃竹笋炒肉,肉与竹二者兼得!
元朝时期,李衎看着天幕,再看看笔下的《竹谱》。
虽然前人写过竹谱,也不影响他写得更详尽,更完美吧?
白居易捧着自己的《养竹记》,摇头晃脑念念有词:“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实乃四德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