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干粮,做法也被戚继光记录在《纪效新书》上:
将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磨为细末,一升另外包起来。麦面两升,一升用香油作媒,一升蒸熟,六合用好烧酒浸泡,晒干,再浸泡,以不入为度,研为面粉,另外包起来。四合用盐、醋晒浸泡,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行军之际,非被贼围困至紧要关头,不许用。
炒黄、蒸熟、酒浸、晒干,加上盐和醋和香油,有一点点味道,还有足够的热量,能保存也能饱肚子。
至于味道,不能保证。
.
俞大猷故意捅了捅戚继光的胳膊:“好吃吗?”
戚继光假笑:“特别好吃,你想尝尝吗?”
“那算了。”俞大猷才不上当,这种干粮自己又不是没吃过,一个比一个难吃。
就算看起来花样百出,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难吃!
如果不是不好吃,军队怎么放心发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似“炒米”的米饭,把做熟的米饭晒干,作为军粮运输保存,需要的时候用热水一冲。】
【现代有一种“米茶”,有说起源于唐朝也有说起源于明朝,各种说法不同。不过顾名思义,是用米泡茶。它的做法很简单,把大米或者小米像是炒茶一样炒熟,炒到发黄喷香,干燥的炒米可以保存很久,使用的时候热水煮或者直接冲泡也能食用,就很香。】
【以上都是士兵随身携带的干粮,是行军途中尽可能节省时间时补充体力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