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必执着于当官!”不需要人劝诫,李白很快自己想开了,在窗边自斟自酌,看到天幕上的商周商贸,立刻来了灵感,大喊:“小二,上笔墨!”
他又有灵感了!
小二激动地快速呈上笔墨,还有一块长长的木板。
在唐朝,因为诗歌兴盛,酒楼都有诗板、诗壁的存在。诗板是刷好油漆的木板,可以提供给客人写诗,写完就会挂在酒楼里给众人参观;诗壁就是一面特意留出来的空白墙壁,给客人自由发挥,类似现代的留言墙。
李白借着酒兴,肆意挥毫,天幕仿佛也成了他的背影音,继续讲述着这首诗的背后故事。
【与后世儒家对商业的排斥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与商业紧密联系,并不是单纯的排斥。】
许多儒学大师本身就关注商业发展。
孔子学生中,比较著名的商人有子贡,先在鲁国做官,后来加入从商的队伍。
所谓“陶朱事业,端木生涯”,陶朱指的是陶朱公范蠡,端木就是指端木赐子贡,后世商人把二者当做是儒商的鼻祖。
孟子同样重视商业,主张“通功易事”,也就是提倡互通成果,交易产品,彼此学习。
孟子还提倡取消关税,这同样是有助于商业贸易繁荣的政策,放在现代这样的理念也很实用;
荀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证社会应该有专业的商人,“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
他还主张公平贸易,反对商业欺诈,要求商人有公平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