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侯爵与亚历山大 上

听闻此消息,亚历山大不禁心生疑虑,忍不住追问道:“就这么少?你确定吗?”

侦察队长坚定地回应:“是的,大人。我的手下已然仔细核查过了。敌人确实没有试图隐匿他们的行动踪迹。”

这位侦察队长同样觉得这个数字颇为可疑,毕竟他此前便是负责估算希特军队初始兵力的人。所以这一次,在将消息呈递给亚历山大之前,他又特意进行了一番严谨的验证。从他们目前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看,敌人的确只有这么多兵力。

“哈哈哈,看来那些懦夫在开战之前就已经落荒而逃了!哼!不愧是那懦弱的家族!”

发出这阵哄堂大笑声的,并非前来与帕夏商讨最后部署细节的梅兹蒂尔。当梅兹蒂尔通过翻译知晓了侦察兵汇报的内容后,他脸上涌起兴奋的潮红,不屑地发出了这般贬义的评论。

由于事先并不知晓敌军的具体人数,这位部落首领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便是侯爵们所能召集到的全部兵力了。

然而,生性多疑的亚历山大,情绪却与梅兹蒂尔截然相反。在察觉到这其中的异常之后,他的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恐慌。

“这支军队莫非只是诱饵?他们是否在别处隐藏了一支突击部队,准备给我们致命一击?”

他下意识地将头转向四周的树林,眼神中满是警惕。

此时此刻,亚历山大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夺取瑟莎莉时,与庞提库斯大人之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那时,那位老者巧妙地借助夜色与茂密森林的掩护,率领两万大军悄然绕到他的营地后方,设下了致命的埋伏,同时以另一半兵力作为诱饵,从正面展开佯攻。

若不是莱姆斯所处的有利位置,意外地暴露了庞提库斯大人的这一绝妙计划,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每每忆起自己是如何侥幸逃过那场几乎灭顶的灾难,亚历山大的后背都会不时地渗出冷汗。

汲取了那次惨痛的教训,亚历山大当机立断,迅速下达命令:“传令全军,即刻准备进军!我们将在河岸边迎击敌人。”

他所提及的河岸,位于此地西南方向约十公里处,在相当远的距离内,都不见任何树林或树丛的踪迹。因此,亚历山大笃定,即便希特人在此处隐藏了骑兵,准备发动伏击,他也能够提前察觉。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那便是如何说服他的盟友梅茨蒂尔认同这一决策。

梅茨蒂尔在听闻这个命令后,不禁皱起眉头,眼中满是怀疑之色:“河岸?为何不在此处与他们交战?如此既能节省我方士兵的体力,又能在城墙前将敌军歼灭,彻底摧毁守军的士气。如此一来,中午之前我们便能顺利拿下这座城市。”

正如亚历山大所料,梅茨蒂尔或许并非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但无疑是一位精明的指挥官。

亚历山大深知,此刻与梅茨蒂尔争论他的观点,或是透露自己心中真实的担忧,都并非明智之举。他担心这样做会引发梅茨蒂尔的恐慌,进而对他产生怀疑。

于是,他思索片刻,给出了一个看似更为可信,也更容易让梅茨蒂尔理解的理由:“我担忧城墙内的守军会与侯爵们联手,对我们发动夹击,从侧翼突袭。我可不想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并不如突然遭遇侧翼伏击那般可怕。毕竟,亚历山大只需在营地留下一支驻军,在与即将到来的敌军交战之时,一旦城墙守军妄图“从背后偷袭”,营地里的部队便能及时提供支援。

这也正是亚历山大使用“两线战争”这一表述,而非“遭到两面攻击”的原因所在。

考虑到梅兹蒂尔或许会察觉到这个理由中的漏洞,亚历山大赶忙补充道:“此外,尽快与我们痛恨的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不是更好吗?何必在此浪费时间?倘若我们行动足够迅速,说不定还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