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侯爵与亚历山大 上

这些理由合情合理,很快便说服了梅兹蒂尔。毕竟,他也不愿为了这般琐碎的事情,与亚历山大争论不休。

亚历山大决然选择与侯爵作战,这一决策竟奇妙地契合了侯爵众人的心意。彼时,不少人心中还暗暗担忧,生怕梅茨蒂尔的部下会在他们将其擒获之前便逃之夭夭。

故而,当他们远远望见亚历山大率军徐徐逼近之时,许多人不禁为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所折服。众多贵族士兵更是欢呼雀跃,情绪高涨地朝着周围的同伴大声呼喊:“他们在那儿呢!快点,弟兄们!奋勇向前!切莫让他们溜走了!”

侯爵一方心中盘算着,要凭借军队的速度优势,迅猛地靠近亚历山大的部队,以疾风骤雨般的凌厉攻势,震撼并摧毁那些当地人的战斗意志。在他们看来,唯有如此,那真正畅快淋漓的屠杀方能拉开帷幕。

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这一片急于投入战斗的激昂氛围中,唯一一个对这种简单粗暴地派遣军队参与混战的想法,流露出真切担忧之情的,竟是素有“政客”之称的伯纳德勋爵。

他双眉微蹙,带着几分迟疑,用那满含不确定的声音,向身旁的男子发问:“贝克菲尔德勋爵,您当真觉得就这样直面迎战亚历山大,是明智之举吗?您瞧,我们的兵力可比他少啊。而且,即便我们曾占据优势,可他也着实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依我之见,追随帕克勋爵,难道不是更为稳妥的选择吗?”

这位贝克菲尔德勋爵,正是那位被复仇之心彻底吞噬的长老贵族。他听闻伯纳德勋爵之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用极度恼怒的声音回应道:“小子!你废话太多了!此刻别再来烦我!”

事实上,伯纳德勋爵已不止一次进行过类似的劝说。他费尽心思,极力想要让两个家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眼前的局势。

然而,那些新近加入的贵族们却全然不听从他的劝告。

他们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这并非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坚称伯纳德勋爵不过是过度夸大了亚历山大的才能,无非是想借此彰显自己的能力罢了。

那些相对较为礼貌的人,试图安抚伯纳德勋爵,向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亚历山大在先前所有战斗中的获胜,并非源于他自身的卓越才能,而是得益于他们自己的种种失误。

他们这般说道:“伯纳德勋爵,您年纪尚轻,又缺乏战争经验。所以,仅仅打了一两场胜仗之后,您误判敌人、高估对手,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可把真相看得清清楚楚。这个亚历山大,实在是不值一提。”

而一些自认为更为理性的贵族,则做出了这样的假设:“伯纳德大人,从您告知我们的情形来看,亚历山大实际能够掌控的军队,实则规模很小,最多不过五千名阿达尼亚人而已。这便意味着,其余那两万人皆是野蛮人。您与我们都深知,那些野蛮之辈,永远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一旦他们瞧见我们身上精良的盔甲,领略到我们手中利刃的锋芒……哼!即便这位阿达尼亚领主真如您所形容的那般厉害……他也决然无法阻拦那些懦弱之徒临阵脱逃。如此一来,他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侯爵军队中那些真正手握指挥大权、具备卓越技能的实际指挥官们,坚信亚历山大根本无法真正驾驭那些当地人。因此,在他们眼中,伯纳德勋爵对亚历山大的评价,在此处并无实际意义。

他们犯下了一个错误,那便是基于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假设:那些当地人既不会,也没有能力与他们展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所以,他们并非是不相信伯纳德勋爵的话,而是觉得他的观点在此情此景下并不适用。

至于最后那一部分人,皆是些与伯纳德勋爵或其家族关系欠佳、礼数欠缺的贵族。

他们毫不留情地对伯纳德勋爵进行尖刻的嘲讽,公然嘲笑他的懦弱与无能,言辞犀利地说道:“呵!你竟然被自己的军官背叛,致使整艘战船都损失殆尽!你还有脸来对我们指手画脚?那个亚历山大就算是头猪,恐怕都能胜过你!我们可不像你……我们可不是仅凭父亲的名号就能统领军队的!”

甚至还有一些极端的支持者,竟公然指责伯纳德勋爵站在了“敌人”那一边——尽管此处他们所指的“敌人”,实则是希特家族,而非亚历山大。

究其缘由,乃是因为当这些好战之人听闻伯纳德勋爵始终坚持要他们联合帕克勋爵一同攻击亚历山大时,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心中顿时燃起了熊熊怒火。

身为侯爵家的家臣,他们心底一直暗自怀揣着一种自豪感,总觉得侯爵家族并不比公爵家族逊色,只不过是名号与头衔上有所差异罢了。一些侯爵的首领甚至还在暗中对此加以暗示与鼓励。

如此一来,伯纳德勋爵越是坚持与帕克勋爵结盟共同对抗亚历山大,这些热血上头的贵族们就越是坚决地拒绝这个提议,一心想要证明伯纳德勋爵的观点是错误的。

就这样,侯爵贵族们或是严重低估了亚历山大的能力,或是被自身的自负蒙蔽了双眼,又或是单纯地认为他的军队脆弱不堪,不足为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