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星听的一愣,不由问道:“为什么?难道是不值钱吗?可启大师作品曾经卖出过五百块钱高价呢!”

刘的这个话题,连老金花也是连连点头,眼神里询问意味很浓。

杨明放下筷子,笑道:“卖高价的作品,不见得就肯定值钱,这事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书画类作品,究竟怎么判定好坏,其实没有什么特定标准。喜欢的人多了,那就算是好玩意儿。

启大师的书法都说好,但好在哪里?你能说出个一二三吗?就连启大师自己都说他的作品一般,和书法不沾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刘明星摇摇头:“说不上来,我所认识的人,都一个劲儿夸赞启大师书法好,但具体好在哪里,我是刚入门新手,还真说不清楚。石头兄弟要是知道,给讲讲呗?”

老金花也在一旁撺掇:“就是,光听胜利说石头兄弟是古董行家,今儿既然有机会,就讲讲吧!”

杨明微微一笑:“既然想听,那我就简单说一点吧。启大师书法享有极高知名度,但也存在争议,部分书法界人士认为其水平“一般”。

启大师主张“师笔不师刀”,即学习墨迹而非碑刻,认为碑刻因刻工和风化失真,不如墨迹更能体现笔法精髓。

这种观念导致他的书法缺乏汉魏碑刻的古朴雄浑之气,线条过于简单,缺少金石味和内在变化。

启大师书法要是在民国时期,只能算“一般水平”,因为当时碑帖兼融的大家众多,而启大师偏重帖学,风格相对单一,用笔缺乏提按变化,节奏感较弱,显得过于规矩,缺少艺术表现力。

他的书法,缺乏文人书法应有的激情与个性,如怀素、徐渭般的狂放或米芾的“沉着痛快”。

他曾自述早年通过写大字报锻炼书法,而非传统临帖方式,这被一些人认为导致其书法深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