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推崇他的书法作品呢?这得从现今国人审美方面来说了。
启大师书法风格符合大众审美,干净利落、雅俗共赏,但在专业书家眼中,可能过于“工艺性”,缺乏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力。
再一个他的字体好学,书法爱好者只要临摹几次,大多都能掌握他字体精髓,写的圆润饱满,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
学他字体人多了,自然就会不自觉追捧他,只要把他捧的高了,捧成高高在上的大师,那么学他的人觉得自己也成了书法大家,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圈子文化。”
刘明星听的很认真,她内心确实喜欢书法,空闲时间经常临帖练习。但她对杨明说的不大认可,特别是杨明说书法大师是圈子捧出来的这一点,提出了疑问:“不会吧?难道古代那些书法大家,也都是圈子里人捧出来的?你能说出几个来吗?这太不可思议了!”
杨明笑笑,扭头看着刘明星道:“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你只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清楚了,古代出名文人墨客,哪个人字是写的丑的?
就从汉朝开始说起,从那个时代算起,文人墨客青史留名的多如牛毛,但称得上书法大家的有几个?难道他们写的字真不如那些书法大家?还是说被有心人故意遗漏不记载,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排除在外?”
现在人们所熟知耳熟能详的书法大家,无外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吧,但他们偏偏就是圈子文化最大的受益者。
就王羲之那个时代来说,字写的好的文人多的是,但为什么没能出名流传下来呢?因为那个时代王家是巨富贵族,有句话说的好:“王与马共天下。”
这句话里的王,就是王羲之家族,他们家族控制着朝廷文官集团,所以,你明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