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孝心价格

张桂兰立刻会意,连忙对建军说:“快去,把地窖里那些腊肉香肠给你哥装点。”

李晓梅站在一旁,感觉血往头上涌。那些腊肉香肠是她和建军特意去买的上好猪肉,花了一整天时间腌制、晾晒,本来是准备自己留着吃的。

建军看了李晓梅一眼,还是去地窖取了一袋腊肉香肠递给建国。

“谢谢妈!”秀英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我们走了,妈您保重身体。”

送走大哥一家后,张桂兰还站在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喃喃自语:“建国和秀英真是孝顺,每次来都给我带东西,还总惦记着我的身体。”

李晓梅终于忍不住了:“妈,他们提一箱牛奶两袋水果,走时带走的价值远超这个。我和建军平日里...”

“晓梅!”建军打断她,摇了摇头。

张桂兰似乎没听见李晓梅的话,依然沉浸在离别的感伤中:“秀英说下周末来接我去市里看强强,强强这次考试又得了第一名呢...”

李晓梅转身回了房间,关上门,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么多年的付出,在婆婆眼里竟不如大哥大嫂几句漂亮话。她想起自己母亲说过的话:“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装的。”原来真是这样。

第二天,李晓梅回娘家时跟母亲诉苦。母亲听后叹了口气:“你婆婆不是不明白,只是更愿意相信那些好听话罢了。人老了,就图个心理安慰。”

“可这也太不公平了!”李晓梅委屈地说。

“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母亲拍拍她的手,“你要么继续忍,要么就想开点,别把自己气坏了。”

回家路上,李晓梅一直在想母亲的话。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忍下去,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接下来的几周,李晓梅开始留意记录家里的开支。她发现,仅这个季度,她和建军为婆婆买药、买衣服、买生活用品的花费就将近两千元,这还不包括日常的吃用。而大哥大嫂每次来提的东西,价值不超过一百元。

更让她恼火的是,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秀英和邻居聊天,秀英说:“我婆婆就喜欢我们去看看她,每次去她都高兴得不得了。其实老人很好哄,陪她说说话比什么都强。建军和晓梅虽然跟婆婆住一起,但不太会说话,婆婆反而不太待见他们。”

李晓梅当时真想冲上去理论,但还是忍住了。

周五晚上,建国打来电话,说明天要带强强回来看奶奶。张桂兰接完电话,高兴得像个孩子,连夜吩咐李晓梅明天多买些好菜。

第二天一早,李晓梅和建军去市场买菜。建军看出妻子心情不好,试探着说:“要不今天去外面吃?”

李晓梅没吭声。她心里正酝酿着一个决定。

回到家,张桂兰已经换上了新衣服,坐在客厅里等着。见他们回来,忙问:“买了什么菜?秀英最爱吃清蒸鱼,建国喜欢红烧肉,强强最爱吃你做的糖醋里脊。”

李晓梅放下菜,平静地说:“妈,今天我不做饭了。”

张桂兰愣住了:“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今天我们去外面吃。”李晓梅说着,看了眼手表,“大哥他们应该快到了。”

建军惊讶地看着妻子:“晓梅,你没事吧?”

“我很好。”李晓梅笑了笑,“从来没这么好过。”

十点左右,建国一家果然到了。和往常一样,他们提着一箱牛奶和两袋水果。

“妈,我们来看您了!”秀英一进门就亲热地喊道。

张桂兰迎上去,拉着孙子的手左看右看:“强强又长高了!”

寒暄一番后,秀英突然发现厨房冷锅冷灶的,奇怪地问:“今天不做饭吗?”

李晓梅从房间里走出来,已经换好了外出的衣服:“今天我们去饭店吃,我已经在悦宾楼订了包间。”

建国和秀英面面相觑。秀英讪笑着说:“在家吃多好,去饭店多破费。”

“不破费,”李晓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反正平时我们在家做饭的成本也不低。”

悦宾楼是镇上最好的饭店。包间里,李晓梅把菜单递给张桂兰:“妈,您想吃什么就点。”

张桂兰推辞道:“你们点吧,我随便。”

最后是建国和秀英点的菜,专拣贵的点。李晓梅也不阻拦,只是默默地看着。

等菜的时候,秀英照例开始嘘寒问暖:“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睡觉好吗?要是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们。”

张桂兰笑着说:“好,都好。有建军和晓梅照顾着呢。”

听到这话,李晓梅有些意外。这是婆婆第一次在大哥大嫂面前肯定他们的付出。

秀英似乎没在意,继续说:“那就好。妈,强强下个月有文艺汇演,扮演小红军,您一定要来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