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老,大喜,大喜……”
一个侍女急匆匆跑进来,满脸喜色,严世蕃回身,“何事?”
侍女说:“前院禀告,大军安然无恙,正在凯旋途中,不久就要到京师了。”
严世蕃身体一震,“怎会……谁?是谁?”
欧阳氏猛地抬头,“大军……出事了?”
严世蕃噗通跪下,“娘,不是我故意隐瞒,我是担心……”
“说!”欧阳氏咬牙切齿的道:“你们父子都以为能瞒过我,却不想想自家做的那些事儿尽人皆知。还不快说!”
“大军凯旋并无差池,可户部却有个疯子,因贪腐事发,便去拦截了输送到大军的粮草,有人说大军缺粮可能会生出乱子。儿子担心爹……也担心您。”
严世蕃抬头,眼眶发红,“爹若是出了事,儿子不想娘您也……”
欧阳氏捂胸,心有余悸,“竟然这般凶险吗?那大军为何安然?”
严世蕃说:“定然是爹力挽狂澜。”
欧阳氏欢喜拊掌,“让前院来个人问问。”
侍女看了严世蕃一眼,前院的那些幕僚智囊历来都是这位小阁老在管着。
“让他们来个知情的。”严世蕃说。
欧阳氏起身过来,“地上凉,赶紧起来。”
严世蕃在猜测这事儿是如何解决的,想来想去,大概率便是自家老爹大发神威,用首辅身份镇住了大军。
他未曾去过军中,昨日有幕僚说,大军一旦哗变,帝王也无法阻拦。比如说马嵬坡之变就是例子。
但严世蕃心存侥幸,想着那毕竟是前唐,彼时武人地位可不弱。而今是大明,武人形同于奴隶。
当朝首辅出面,难道那些奴隶还敢作乱?
没多久,前院来了个幕僚。
“见过夫人,见过小阁老。”幕僚行礼。
别看严氏父子权倾朝野,但回到家中却都得听欧阳氏的。前院的幕僚们都是心明眼亮之辈,一来赶紧就先给欧阳氏行礼。
若是欧阳氏在严嵩父子这里为自家说几句好话,兴许就能藉此出仕为官。
“说。”欧阳氏神色平静,她大把年纪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见到此人神色,就知晓是个擅长投机的。
严嵩父子身边有多少这等人?
欧阳氏心中有些不安。
“户部左侍郎陈耀涉及贪腐案,此人丧心病狂,连夜赶路拦截了输送去大军的粮车,大军军中只有一日粮,第二日凌晨军中断粮,诸军哗然……”
哪怕知晓了结果,欧阳氏依旧双手合十,不断地祈祷着。
“可是爹出面了?”严世蕃问。
“是。”幕僚低声道:“元辅出面安抚弹压无果……”
严世蕃一怔,“那是谁?”
“恰此时,蒋庆之赶来,一骑……便镇压了诸军。”幕僚的声音低沉,仿佛是在说着一个坏消息。
欧阳氏抬头,“竟是他?”
“是。”幕僚对老太太讨好一笑,“蒋庆之压制住了诸军,随即粮草源源不断运送而来,大军安然。元辅令人传话,说不日就抵京。”
严世蕃却觉得不对,“蒋庆之从哪弄到的粮草?”
“说是商人。”
“商人?”
“问这些作甚?”欧阳氏起身,看着有些颤颤巍巍的,严世蕃赶紧扶了她一把,“娘您去哪?”
“去拜神,祈祷。”
“爹不是平安归来了吗?”
“做人要知晓感恩。”欧阳氏看着儿子,认真的道:“你也去。”
“为谁祈祷?”
“那位长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