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长安投降

自己安排在卢氏城,防着东面的泠苞等将,明明有一万五千人守着城池,却被曹军突袭,丢了城池不说,邢资还受了重伤,差点当场被杀。

而突袭卢城的敌人,领军将领的大旗,赫然也是司马懿,只是配合之人,变成了曹魏的破虏将军李典。

再加上,眼前长安城西北处的司马懿将旗,司马懿同时出现在了三个位置!

而这一切,便是周不疑和司马懿商议出来的应对之策。

他们埋伏偷袭,结果没有想到,被突袭状态的楚军,依旧那么强。

撤离战场后,司马懿本来有意直接退回河北,然后绕路进入河南尹,会合钟繇李典,守住洛阳这边的。

但是周不疑说:“士颂大胜之下,必定以长安为饵,诱我军去守,既然督都看破此计,我们也可以,反以长安为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马懿何其聪明,立刻就明白了周不疑的意思。

“对,士颂必定会在长安城外虚张声势,等我率军去守长安城,然后将我一网打尽。”

“这段时间,够我们操作一二了。”

于是,他让荀缉打着自己的旗号,领着数百部队,四处抓壮丁,然后又从各地,刮地三尺,弄到粮草。

前后裹挟了两三万民夫,冒充败军,在长安城西北处,安营扎寨。

而他自己,则带着最后两万败兵,绕过长安,直接进入潼关。

把自己和周不疑商议的后续战略,发给洛阳的钟繇,让钟繇和李典,带着洛阳方面的五万人马,前来潼关汇合。

至于洛阳方面,自然是故布疑兵。

反正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刘备本人,亲自率领大军,在黄河沿岸,和曹丕对峙。

更别说,虎牢关那边,还有一支人马守着,季汉军队,并未能来。

这一次集中部队,他倒是有了自知之明,不再去和士颂硬碰。

而是准备采纳周不疑的战略,不停的袭扰士颂后方,避免和士颂主力交战。

若是能消灭楚军有生力量,那就消灭。

若是能拖延士颂占据关中的时间,那就拖延。

总之,怎么让士颂麻烦,他就怎么来。

在得知士颂在卢氏城那边,还有一支侧翼部队,他立刻就有新的谋划。

他找来李典,让周不疑为随军谋士,率领一万人马,前去袭击卢氏城。

“是否能攻克城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楚军发现你们的旗号。士颂生性多疑,若是发现我的旗号,出现在各处,尤其是在卢氏城出现过之后,他必定会担心,我去切断他和武关之间的粮草补给。”

“那时候,不论是他派人也好,还是亲自带队南下也好,必定不会放任我军这支奇袭部队不管。”

“只要他分兵,我就集中大军杀出潼关。”

“这一次,大家都记住了,得了好处就撤,一定不要和楚军鏖战。”

送别李典之时,司马懿紧紧握着李典的手,惜惜作别。

“若是楚军大将南下,将军可率军突袭后,直接返回潼关。”

“若是士颂亲自领军南下,将军千万不要硬来,可直接率军西走,不要返回潼关,也不用绕路返回弘农。”

李典不解,说道:“我们率军前来,不就是为了守住潼关,同时找机会削弱楚军吗?若是士颂率领大军来围剿我,自然退回潼关死守。”

司马懿看了看周不疑,周不疑解释道:“士颂狡诈,出兵之时,必定会事先派人,堵住我等返回潼关的道路。那时候,我们只能化整为零,打散军队,偷入雍凉,而后返回并州。”

见李典不放心。司马懿又说:“破虏将军莫忧,士颂若真率军南下了,我这潼关里的六万大军,自然会在长安一线弄出动静。”

“总之,我们不停调动士颂军队,让他疲于应对,但我们却以潼关天堑为基础,以逸待劳。这次,必定能重创楚军。”

其实,司马懿和周不疑的战略,也很简单。

那就是以潼关为据点,然后派出部队不停的袭扰士颂后方,能杀人就杀人,能拖延士颂的进军时间,就拖延士颂的进军时间,让士颂占据关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同时,这一次他们还做好打算,那就是绝不和士颂硬碰硬,以便让他们自己保存实力。

在他们的谋划中,潼关以西的地盘,包括长安在内,都可以给你士颂,但你士颂占了地盘,却并不能把地盘转为自己的力量。

他们会时不时的袭扰地方,让你无法好好治理。

等到你士颂不顾伤亡,也要拼死攻击潼关时,那他们就带着部队在潼关死守,占着地利优势,和楚军一战。

即便失败,他们可以向东退入函谷关,再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