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长安投降

后面还有洛阳,还有虎牢关。

楚国军队,又能经得起几次强攻带去的损耗?

上次司马懿突袭,他这边损失三万战兵不假,士颂的楚军主力,不也同样损失了两万多人吗?即便是后面能恢复一些,难道不要时间。

楚军恢复的时间,曹军在河北编练的新军,也能形成战斗力了。

李典这边,本以为带着一万人去攻有一万五千主力楚军驻守的卢城,不过是去亮一下旗帜,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就好了的。

结果,周不疑弄计,和城内的富商取得了联系。

城内富商家中,居然藏着暗道,本来是富商走私人口,贩卖私盐的通道。

这次为了对抗“压榨”他们,逼着他们分出土地给贱民的士颂,这富商也是豁出去了,选择了和周不疑合作。

当天夜里,卢氏城内,燃起大火,城内城外,忽然间杀出了无数曹军。

当夜,正好是邢资值守。

他一面组织人手灭火,一面抵御曹军。

但曹军打开城门后,李典亲自率军杀入,邢资不是对手,被李典砍了一刀,虽然靠着盔甲捡回一条命,但也只能在泠苞、霍弋的保护下,和乱做一团的楚军,狼狈逃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探哨发现,曹军破了卢氏城后,却并未驻守,而是收集了一些钱粮后,便不知去向。

“司马老贼,又在弄计?”

士颂听完战报,也只能开始骂人。

“主公,长安城外的司马懿军旗之下,必定是虚张声势的部队!”马良率先反应过来。

他接着说道:“既然司马懿看破我军算计,他一定不会顾及长安城,我军可不必有所担忧,也不必等西路军来,可直接发兵,突袭曹军军营,而后顺势攻取长安。”

士颂点头认可后,便直接下令。

“让黄忠带着雄武军为主,唐瞬暂代霍峻,以长林军为辅,直接突袭曹军军营。”

这次,士颂并没有亲自去突袭的打算,毕竟,司马懿又不在那里。

他转头看向徐庶和马良,问道:“二位以为,司马懿会在何处?是在潼关,还是在南面突袭卢城的军队之中?”

徐庶道:“主公以为,是潼关重要,还是突袭我军背后重要?”

“当然是潼关重要!”士颂脱口而出,而后又思虑一二,说道:“也不一定,若是他司马懿敢赌,带着钟繇留在关中最后的本钱来和我拼命,他还真敢带着队伍南下,去切我粮道。”

徐庶摇头,分析道:“切粮草的部队,绝不是钟繇在关中的底子。既然是司马懿和李典的旗号,很可能是李典从南面带回来的残部而已。”

“可明明潼关如此重要,在长安已成空壳的情况下,他为何不死守潼关,还要出兵袭扰我军后方呢?”

徐庶这么一点,士颂也想明白了。

司马懿这是想要和自己玩游击战,想要带着自己在关中转圈,想要拖延自己安定关中的时间。

只要他司马懿还在组织人手,时不时的攻下关中一些城池,自己在关中,别说推行新法,进行改革了。就连在这里正常安定百姓,恢复民生都做不到。

整个关中,将一直保持战争状态,自己的军队,也就陷在这里。

而对面曹魏,就有时间编练新军,恢复实力。

自己在关中消耗的越多,他们赢得的时间也就越久。毕竟自己消耗军队和粮草后,自己也需要时间来补充。

“报!”

士颂明白过来时,那边的战事,顺利的超乎想象。

所谓的曹军战兵大营,根本没有有效的抵抗,这群壮丁,在楚军面前一触即溃。

尤其是荀缉,似乎早就得到了司马懿那边的消息,只留下了一道死守的军令,便从军营离开。

这批壮丁,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成为楚军俘虏。

长安城城楼上。

眼见城外曹军大营如此轻易被破,长安守将仓慈,当即派人送出消息,表示愿意投降。

他倒是有个条件,那就是请求士颂,不要让这些天参与过守城的百姓,成为楚国军奴,不要罚为苦役。

只要士颂愿意接受,他就带着一座完好的长安城,连同长安城内的府库存粮,一并投降。

对于这个要求,士颂自然同意。

这年五月下旬,心情烦闷的士颂,就这样进入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