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们四散而逃,却被埋伏在外的锦衣卫一一擒获。
“搜!”李初玄一声令下,锦衣卫很快从密室中搜出了白莲教的花名册和往来密信。
……
次日清晨,乾清宫内。
朱厚熜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证据,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他猛地拍案,“六部、都察院、通政司,连朕的宫里都有白莲教的眼线!”
李初玄拱手道:“陛下,臣已查明,白莲教通过诱逼、丹药、女色和控制子嗣等手段,胁迫朝中官员就范。”
赵谦补充:“据俘虏交代,白莲教总坛确实已在南京被连根拔起,如今剩下的人都在潜伏,以待东山再起。”
“这些小喽喽先不管他们……”
朱厚熜沉思片刻,“先把京城的烂摊子收拾干净。”他转向赵谦,“三日后午门献俘,朕要昭告天下,白莲教已灭!”
“是。”赵谦躬身道。
“黄锦,你去拟旨。”朱厚熜吩咐道。
“是。”一旁的黄锦赶忙点头道。
……
三日后,午门外人山人海。
朱厚熜端坐城楼,看着下方跪着的百余名人犯。
朱约麒、六部官员、军中将领...…昔日威风凛凛的权贵,此刻皆如丧家之犬。
黄锦见时机差不多了,轻咳一声,走出了人群,明黄色的圣旨徐徐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靖江王朱经扶,误信白莲教,致匪患蔓延,着削爵三级,圈禁府中百日,以示惩戒。其嫡子朱邦苎,素有贤名,着即刻承袭靖江王位,望谨守臣节,绥靖地方。”
小主,
“靖江王庶子朱约麒及其余涉事官员,即刻问斩,以告天下!钦此!”
“白莲教祸国殃民,罪不容诛!”朱厚熜的声音传遍全场,“今日朕要天下人知道,与邪教勾结的下场!”
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
鲜血染红了午门前的石板,围观百姓无不骇然。
“皇上万岁!”
人群中在沉寂了一会儿后,突然爆发出了阵阵欢呼。
赵谦站在城楼上,目光扫过人群。
突然,他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锦衣卫千户周昂正悄悄退出人群。
“陆炳。”赵谦低声道,“跟上周昂。”
夜幕降临,周昂鬼鬼祟祟地来到城南一处宅院。
他刚叩响门环,四周突然火把通明。
“周千户,深夜访客,所为何事啊?”赵谦从阴影中走出。
周昂脸色惨白:“指...指挥使...”
陆炳带人破门而入,从院内搜出了白莲教的密信和令旗。
证据面前,周昂瘫软在地:“属下是被逼的...他们抓了我儿子...”
赵谦冷笑:“带下去,好好审问。”
回到北镇抚司,李初玄已在等候,“查清楚了,周昂是白莲教在锦衣卫的内应。这次行动屡屡泄密,都是他通风报信。”
“总算肃清了。”赵谦长舒一口气,“明日我就进宫复命。”
……
翌日早朝,朱厚熜颁下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白莲教祸乱地方,涂炭生民,罪大恶极。着令各州县合力剿除,以安黎庶。”
“锦衣卫指挥使赵谦、镇北侯李初玄,平乱有功,彰显忠勇。”
“李初玄加食邑三百户,赐铁券丹书,赏蟒袍。逸云伯赵谦着赏白银千两、赏蟒纹;百户陆炳,剿贼得力,屡建奇功,着晋升为千户,调任锦衣卫北镇抚司。”
“余下内卫、锦衣卫中有功之臣,皆按功劳奖赏。钦此!”
嘉靖三年七月二十四。
“臣,领旨!”赵谦与陆炳单膝跪地,李初玄微微躬身。
“陛下万福金安……”
退朝后,朱厚熜单独留下李初玄和赵谦。
“李大哥,逸云伯,这次多亏你们啊。”朱厚熜难得露出笑容,“朕决定设立‘镇邪司’,归内卫管辖,由李大哥统领,专司剿灭邪教之事。”
李初玄躬身领旨,“臣定当竭尽全力。”
又和朱厚熜闲聊了一会,二人起身告辞。
朱厚熜亲自送他们至宫门口。
走出宫门,赵谦望着湛蓝的天空,忽然道:“玄子,你说白莲教真的灭了吗?”
李初玄沉默片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只要我们在一天,就绝不会让它死灰复燃。”
远处钟声悠扬,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