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辽沿小路疾行。
行至一处岔路,两条路口,均不知通往何处。
正犹豫间,忽见赵云率军,从一条路上杀来。
张辽人困马乏,不敢与赵云交锋,只得转入另一条小路,策马奔逃。
可是,前方不远处,一员大将。
横刀立马。
截住去路。
这将张辽熟悉,不是别人,正是关羽。
这种情况下碰到关羽,张辽心中暗暗叫苦。
张辽前后无路,只得率军退至旁边的一座土山之上,借助山势,暂作抵挡。
关羽让士兵四下散开,将土山团团围住。
稍后,赵云、庞德、魏延都到。
孔明坐在四轮车上,也被一队士兵簇拥至此。
众将来到孔明车前,拱手交差。
魏延问:“依军师之计,已将张辽困于此处,不知何时攻山?”
孔明摇着羽扇说:“有劳诸位,将其围于此地即可,明日自见分晓。”
于是,众将分守土山四周,把土山围得严严实实。
……
张辽在山上休息至天黑,心中盘算着,趁夜色突围。
可是土山的四周,都是汉军。
南面有魏延,北面有庞德,东面是赵云,西面则是关羽。
张辽环顾四周,发现已无路可逃。
无奈,张辽在山上熬过一夜,这一日一夜,张辽手下的几百名士兵,滴水未进。
每个士兵都疲惫不堪,再无战力。
待到第二日午时。
孔明料定,张辽的魏军已呈崩溃之势。
缓步走到关羽身旁,孔明说。
“云长,昔日张文远曾劝汝归降曹操,如今他已无路可走,云长何不借此机会,劝他归汉?”
关羽与张辽也算同乡,昔日曾是挚友。
若张辽能归顺刘备,不再与自己分属敌对阵营,关羽自然心中欢喜。
不过张辽的为人,关羽再清楚不过,关羽皱眉道。
“军师有命,某自当遵从,只是文远素来重情义,念及曹操之恩,恐怕难以劝降。”
孔明轻摇羽扇,淡然说道。
“张文远乃明理之人,只要晓以大义,彼必能为云长所动。”
随后,孔明将劝降张辽的说辞,细细讲来。
刚见面时,应怎么来说,张辽可能给出什么样的回应,接着关羽应再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