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到了极点的王世充,毫不犹豫地直接给洛阳周边的将领下达命令,要求他们放弃各自的城池,率领军队向他靠拢。
这一举动无异于将他的大部分基业,都拱手让给了大明,这也让大明在清剿王世充周边残余势力的时候,异常顺利。
王世充一方在经历了一场惨败之后,不仅军队遭受重创,而且士气也极度低落。
他们一边匆忙收拢剩余军队,总兵马最多的时候有四万多人,一边如惊弓之鸟般向西逃窜。
然而,由于战败的阴影笼罩,士兵们丢盔弃甲,每天都有大量的逃兵出现,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个接一个的逃离军营,后边干脆是成建制的逃跑。
要不是王世充后边大开杀戒,让下边的士卒有所顾忌,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逃兵出现。
就这样,王世充的军队一路败退,一直退到了桃林县。
再往西走,便是那地势险要的潼关了,也就是李唐的地盘。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世民率领着八万大军,也如同一股洪流般出潼关,汹涌而至,抵达了桃林城外。
此时,王世充正独自一人,在桃林县衙内借酒消愁。
当他得知李世民率军到来的消息时,心中猛地一震,手中的酒杯差点滑落。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面无表情地向传令兵摆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然后继续埋头喝起那杯闷酒来。
然而,传令兵并未离去,而是再次前来禀告:“启禀王爷,李世民在城外求见。”
王世充听了这句话,心中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他猛地将酒杯往地上一摔,只听“砰”的一声,酒杯瞬间碎裂,酒水四溅。
“洛阳都丢了,他们还来见我干嘛?难道是想来捡现成的吗?”王世充怒不可遏地吼道,“去,把他叫进来,我倒要看看那个竖子过来,还有什么话好说!”
待传令兵领命离去后,王世充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又喊来一名亲信,低声叮嘱了一番。安排妥当后,他便在大堂上紧闭双眼,静静地坐等李世民的到来。
没过多久,李世民便率领着手下的得力干将李靖,风风火火地抵达了县衙门前。两人下马后,径直走向县衙大门。
进入县衙后,李靖环顾四周,只见县衙内戒备森严,刀斧手们如临大敌般分列两旁,手持利刃,气势汹汹。
他不禁眉头微皱,压低声音对李世民说道:“殿下,观此情形,王世充对我李唐怕是心怀不满啊。”
李世民闻言,脸色愈发凝重,他缓缓颔首,表示认同李靖的看法。
然而,他并未流露出丝毫畏惧之色,而是面不改色地迈步向前,直面那一道道如狼似虎的目光。
在王世充两侧的刀斧手们凶狠的注视下,李世民毫无惧色,步履稳健地大步前行。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这县衙并非龙潭虎穴,而是自家后花园一般。
李世民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和镇定自若的神态,不仅令王世充麾下的将领们暗自惊叹,对他心生敬佩,就连王世充本人也不禁为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