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宴宾主尽欢,吃饱喝足的村民们谈起蒙小华,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和羡慕。

短短一个月时间,蒙小华就从在潘家吃不饱饭的受气媳妇儿,摇身一变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自然有许多的话题。

老一辈人肆无忌惮,说起话来毫不客气。

"华儿与潘仁和离,这一步走对了,你看看她以前在潘家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过的什么日子。"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潘家要是没有华儿帮他们撑着,这个家早晚都得散。"

"钱老婆子那个蠢货根本就不会当家,就知道折磨儿媳妇,要是早点让华儿当家,说不定潘家早就飞黄腾达了,怎么会穷成这样。"

"潘仁也不是个东西,蒙小华为他生儿育女,他却只听她娘的,把好端端的一个媳妇儿逼得与他和离,没本事的东西。"

年纪相差不多的,相对收敛一些,但却更实际。

"我们还要感谢蒙小华,这个月要是没有她帮我们,不知道有多难。"

"是啊,是啊,往年这一个月娃娃们饿得直哭,我们却没有一点办法,哪里像今年,最起码家家都有粮食吃,虽然说不上多好,至少不用饿肚子,娃娃们的脸色都好了。"

"照我看,至少老蒙家有本事,不仅供养着读书人,还能帮女儿寻摸到赚钱的办法,以后啊,我们要和蒙小华搞好关系,说不定还能带着我们发财呢。"

"对对对,我帮她开了一个月的荒地,就赚了六百文工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要是每个月都能挣这么多钱,我看都不用种地了。"

"你想屁吃呢,有这么一个月不错了,就知足吧……"

发自内心的感激,主要源于蒙小华让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每年这个时节,新的稻子没有收成,五月收割的冬小麦几乎消耗殆尽,绝大多数的村民家里都青黄不接,只能靠野菜稀粥硬挺着。

唯有熬过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有新的粮食续上。

所以,往年的这个时候,是村民们最难熬、最希望快点过去的一个月。

但是,今年和往年却不一样。

蒙小华建房和开荒,雇村里的人帮她干活,在老村长的安排下,几乎家家都有人参加,村里每户人都多出了一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