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二三

"一字涵盖了唯一、初始、整体、团结、专一等多层意思。"

蒙洪越说越多,将他对"一"的理解和见解逐条的说了出来。

随着时间过去,小石村一起听蒙洪讲课的人出现了不同的反应。

有的听着晦涩难懂的词汇,开始发呆、出神,有的挠头打哈欠。

甚至有的人起身搬起小凳子走到更远的地方,与同样听不下去的人一起聊天打屁。

当然,也有人听的频频点头。

其中,老村长更是感同身受。

蒋洪瑞早年是读过书的,活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何其丰富,对照蒙洪所讲,领悟颇深。

学堂里的孩子们则是瞪大眼睛看着蒙洪,努力记住先生说的话。

家里大人可是说了,先生每天教的东西都要好好学,如果不认真,在课堂上打瞌睡,回家来就是棍棒伺候。

蒙洪讲了一阵,让孩子们在各自的石板上练习了一会"一"的写法。

一,看似简单,写起来只有一道短痕,但是,对于一些从未写过字的人而言,想要写得好看就有些难了。

孩子们感觉用来写字的毛笔,一点都不听自己的使唤,写出来的一字歪歪扭扭,就像一根根"锄蒜儿"在石板上一样。

孩子们刚学写字,还用不上毛笔和纸张这些金贵的东西,而且,小石村的条件也不允许。

练习写字的毛笔是蒙小华给大家出的主意,用细竹管做笔杆,芦苇花做的笔毛,沾水在石板上书写练字。

这样的毛笔虽然很简陋,但暂时用着也不错。

蒙小华问过蒙洪,镇上的书铺中,最便宜的一根毛笔就要一百五十文,村里人哪里舍得花这个钱。

于是,芦苇花版本的毛笔就诞生了。

练习了一阵,蒙洪让孩子们停下,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二"字。

按照惯例,蒙洪又开始讲解"二"字的寓意。

"二,作为最基本的计数单位,和一一样,代表着第二,稍次的,也代表两样,不专一,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心,另外,也有一些人将其作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