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恼羞成怒

小道参上 村口一只兔 1152 字 1个月前

正阳目光平静无波,淡淡开口道:“慧明法师,辩经论道,当以理服人。理屈词穷,便欲以力压之,此举,与魔何异?岂不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般执着于胜负脸面,你的佛法,修到何处去了?”

慧明脸色青白交加,羞愤、恐惧、惊疑种种情绪交织,手指颤抖地指着正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深知,对方若要取他性命,恐怕只是举手之劳。想起出使中州前,主持长老严令,在此敏感时期,广积善缘,绝不可主动与儒家正宗发生大规模冲突,以免授人以柄,干扰大局。

硬生生将喉咙口的腥甜咽下,慧明强行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合十道:“阿…阿弥陀佛……施主……教训的是。是贫僧……着相了,动了无明业火。多谢施主点化……二位……请自便。”

他低垂下头,掩去眼中深深的忌惮与一丝怨毒。

正阳不再多言,对沈墨微微颔首,两人一前一后,步出禅房,留下慧明一人在满室檀香中,面色阴晴不定。

走出金光寺,远离了那鼎沸的香火和诵经声,山风拂来,带着草木清气。沈墨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眉宇间的忧色却更浓。

他看着山下依旧川流不息前往佛寺的人群,又望向远方苍茫的大地,沉默良久,忽然轻声开口,语气却异常坚定:“正阳兄,今日之事,更让我确信,沈墨所做并非无谓。佛门之说,虽能给人以虚幻慰藉,却也能消磨人立足现实、奋发向上的筋骨血气!若人人只求来世超脱,不问今生疾苦,不管家国兴衰,这人世间,与荒漠何异?”

他转过身看着正阳:“儒家之道,或许没有神通法力,但它教人明理,教人担当,教人于平凡中见伟大,于危难时守节义!此乃文明之根基,人族立于天地间之根本!绝不能任由其被淹没于梵唱佛号之中!”

沈墨自嘲一笑,随即眼神更加锐利,“我之力,微薄如萤火。然,萤火虽微,亦可照亮方寸之地!我无法像正阳兄那般飞天遁地,斩妖除魔,但我可以从脚下这一步走起!从眼前这人救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能唤醒一人是一人,能教得一童是一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儒门之焰,未必就不能在这漫天佛光下,争得一席之地,传承不熄!”

这番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与信念。连藏于袖中的龙浩然都暂时忘了抬杠,嘀咕道:“这老沈头……平时酸溜溜的,没想到骨头这么硬,志气倒是不小……”

正阳看着沈墨,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敬意。他拍了拍沈墨的肩膀:“道之所在,万死不辞。沈兄,你行的是另一条大道。前路艰险,但正阳愿与你同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