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无极道:“不错,还是孟夫子所言极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众人齐声道:“范仲淹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次日,张明远和费无极带着子午四人马不停蹄,赶往宋高宗之地。那韩世忠也率众前去救驾。一时间,江南之地传得沸沸扬扬,都说赵构的皇帝做不长了,大宋要亡国灭种。
韩世忠见了张明远和费无极等人,喜出望外,笑道:“又见面了,你们这几年真是名扬天下。听说你们北上搭救太上皇去了,是也不是?”
张明远捋了捋胡须,应声道:“将军何出此言,从何而来的小道消息?”
费无极道:“我们北上,这等消息,如何传到江湖上去了,真是难以置信,匪夷所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子午拱手道:“可不是,将军又开玩笑,这可一点都不好笑。”
普安笑道:“也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好汉做事好汉当,实话实说,未为不可。将军又不是外人。”
余下道:“洛阳城之后,不知将军在何处带兵打仗?”
韩世忠介绍道:“兵荒马乱,带兵打仗也没什么了不起。可惜,洛阳城还是被金人占据了。他们用下三滥的手段,真是岂有此理?”
武连道:“好了,眼下当务之急是搭救皇上他们。”
张明远和费无极与韩世忠面面相觑,交谈几句,众人分头行动,子午四人翻进城去,师徒一探究竟,可找不到宋高宗他们的人。
正在此时,两声大笑炸起,众人看去是苗傅和刘正彦。宋高宗和孟太后、庆寿公主都被士卒围着。
苗傅道:“我素闻张明远和费无极的本事。你们不必多管闲事。你们和赵佶、赵桓都是故交。但赵构却不同,最是胆小怕事,你们跟随赵构,没什么好下场。”
刘正彦道:“想搭救赵构,没那么容易。你们如若负隅顽抗,就杀掉赵构。让你们心惊肉跳。”
宋高宗脸色煞白,耸了耸肩,惊道:“我眼下退位了,不是大宋天子。为何还要咄咄逼人,岂有此理?”
孟太后道:“还是请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想必你们会给些面子。”随即吩咐左右。不多时一个老太太拄着龙头拐杖走了进来。
张明远和费无极面面相觑,惊道:“令德帝姬,你老人家还健在,我等没想到,还能见上一面,真是不可思议。”
宋高宗笑道:“眼下,这帝姬就不要叫了,多难听。还是叫鲁国公主好了。”
孟太后笑道:“陛下,她老人家都一把年纪了,还是顺着她的意愿好了,叫做庆寿公主,意下如何?”
宋高宗面露难色,勉为其难,叹道:“好,只要不叫令德帝姬,叫庆寿公主,也不错。仁宗皇帝是好皇帝,朕缅怀他老人家,故而他起的名字,朕深以为然。”
庆寿公主笑道:“徽宗皇帝时候,老身叫做令德帝姬,如今构儿登基大宝,老身就叫做鲁国公主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叫我庆寿公主,我父皇仁宗皇帝在天有灵,也会感激不尽了。不知意下如何?”众人都点头一笑。
韩世忠道:“公主殿下乃是有福寿之人。当年向太后也夸赞徽宗皇帝是有福寿之人。”
张明远道:“当年我家师夫也健在,我们都在东京过中秋佳节,赏雪,可是热闹非凡,眼下兵荒马乱,没什么好心绪做这些事了。”
费无极道:“眼下人心惶惶,也是无可奈何了。金人对我大宋如此痛下杀手,他们真是可恶透顶。”
苗傅冷笑道:“可惜仁宗皇帝以后,没什么好皇帝了,皆是酒囊饭袋,一代不如一代。”
刘正彦反驳道:“此言差矣,神宗皇帝、哲宗皇帝也不错。他们攻伐西夏,也算一代英主,无出其右。只是后来,一代不一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