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玉笑道:“这倒不难,不过你们可知‘熟能生巧’四个字最为要紧。带兵打仗要懂得总揽全局,熟读兵法,要会摆兵布阵,战场上瞬息万变,要有勇有谋,要当机立断,不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似你们江湖单打独斗,这般一对一的较量。战场上可是千军万马的厮杀。死的人可多了!”
韩世忠饶有兴趣的介绍道:“再说,纵然江湖人士武艺高强,也抵不过千军万马。你们四个人在道家必定学了不少武艺和道经,这《道德经》的确很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运用在兵法之中也是一样的。”
余下听得入迷,不觉慨叹:“之前就感觉之乎者也,摇头晃脑,没什么趣味,没想到,还关乎兵法。”
武连曾读过不少书,知道许多带兵打仗的故事,故而笑道:“不错,要说兵法,还是《孙子兵法》天下第一。有许多带兵打仗的故事,譬如围魏救赵、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韩世忠笑道:“不错,居然知道许多带兵打仗的故事。三国的故事如今妇孺皆知,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可是颇为重要。要说三足鼎立如何称之为三足鼎立,便道是三场战争,一决雌雄,水落石出。官渡之战,曹孟德打败袁本初,曹魏一统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赤壁之战,曹孟德被孙刘打败,自此南北对立,曹孟德与孙仲谋势不两立,分庭抗礼。夷陵之战,刘玄德战败撒手人寰,孙仲谋由此免遭灭顶之灾。此后,三足鼎立,继往开来。”
梁红玉笑道:“夫君说的不错,三国时代,这男子汉大丈夫如若不投笔从戎,跨马杀敌,就不可想象了。当年的男人们真是厉害,要说哪个时代的男人魅力十足,奴家以为三国的男人太也魅力十足,真英雄人物。小乔遇到周公谨,那真是三生有幸,无出其右。难怪苏东坡都羡慕嫉妒了,至于恨不恨,那就不知道了。”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韩世忠言归正传,语重心长道:“我大宋虽说重文轻武,你们也是心知肚明,不过高手在民间。素闻我大宋有许多武林高手散落黎民百姓之间。我大宋的许多社团里不乏文武双全之人。想当年,蔡京、童贯一手遮天,飞扬跋扈,把持朝政,搞得怨声载道,黎民百姓叫苦连天,实乃敢怒不敢言。一个‘花石纲’就搞得方腊揭竿而起的造反,本将军当年跟随童贯征讨方腊,手下皆是西军兄弟,这西军实乃我大宋精锐之师,势不可挡,让西夏闻风丧胆。就是西军当年攻破横山,差点就攻破了兴庆府。如若当年一鼓作气想必西夏就亡国灭种了。可惜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宋让乾顺有了喘息之机,后来西夏羽翼丰满,靠着大辽与我大宋分庭抗礼。大辽亡国后,西夏又投靠金国。虽说事过境迁,可要是再统帅西军定能与金军一决雌雄。目下江南士卒士气低落,金兵一来就抱头鼠窜。说句大不敬之语,也是皇上从扬州城逃离后,这禁卫军群龙无首自然土崩瓦解。怯敌乃我大宋目下最为要紧的硬伤。我大宋总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般畏畏缩缩,焉能不败?想当年,钦宗皇上就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故而一门心思想议和,果然中了金人诡计。如今皇上登基大宝不久,人心思定。如若皇上一味逃跑,真不敢想象,后事如何?”
梁红玉见韩世忠说了这样许多,就不觉黯然神伤,素知韩世忠一般沉默寡言,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头头是道,可见了子午四人居然这般推心置腹说了这样许多,心里不觉欣慰之极,可也不觉后怕担忧,就怕韩世忠胡思乱想,太也劳顿。
子午见韩世忠如此洋洋洒洒,推心置腹,就安慰韩世忠道:“将军,要说二帝被俘虏,国人无不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可江南黎民百姓却并非如此。听说方腊到过之处的黎民百姓皆拍手称快。可见‘花石纲’不得人心。细细想来,王安石变法以来,党争不断。蔡京、童贯又狐假虎威,把持朝政。太上皇当年也是心知肚明,只可惜他太也书生意气,无力回天,素日拿着毛笔写写画画,突然听说女真人杀来,自然猝不及防,无法应对。李纲进言才被逼无奈退位,到江南避祸。把个烂摊子抛给太子!太子在东京掌控局面,康王在应天府操练兵马。本来李纲守东京,女真人是无可奈何。只可惜钦宗听信谗言,罢免李纲。种师道老将军的话他又听不进去!张叔夜大人、宗泽将军勤王也可挽回局面。偏偏钦宗皇上病急乱投医,抓住郭京这江湖骗子做救命稻草。搞得东京沦陷,二帝被俘。说来说去,女真人就想灭亡我大宋。可议和却是我大宋一厢情愿!”
余下也叹道:“如此看来,金人的话就不敢相信了。言而无信原来是说西夏,目下金国也这样,只有我大宋才规规矩矩,老老实实言行一致,岂不自寻烦恼?”
普安一怔,不以为然道:“莫非失信于人就很好?我大宋如此言行一致,取信于民,取信天下,实乃明智之举。如若不然,四下便都是敌人,哪里来的朋友。”
武连越听越犯难,顿时挠了挠后脑勺,缓缓道:“你们说了这样许多,我就稀里糊涂了。议和到底要不要,能不能?看来由不得我大宋。”
韩世忠听了这话,马上掷地有声道:“要说失信于人也不能怪女真人,这头可是我大宋开的。”
子午一怔,随即追问道:“将军,何出此言?”普安看向韩世忠,一脸茫然,拱手笑道:“还望将军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