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
伴随着又一阵取笑声过后,黑豕小心翼翼的从腰间布囊中取出一大串用细麻绳串好的铜钱,那是他下个月的月俸!
至于本月的,在武川镇还没动身时,便已提前发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苍一瞧,看那串铜钱的数量,应该有个两千钱上下的样子!
心中想道:看来这位名叫黑豕的义从在洛阳期间,可能连一次门都没出过,或者出过门,但不舍得用钱。
不然每月两千钱的月俸,怎么会一点都不舍得用呢?甚至连那发放时串铜钱的细麻绳绳结都未解开!
深深的看了眼这位名叫黑豕的义从,王苍感觉手中的石墨也尽数化开,而后从桌上散乱的木牍中取了一片,目目的盯着手上这尺余长的简牍许久。
而后陡然惊醒,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看向身前这名憋了许久的义从,笑道。
“适才想了些事,让你久等了。你叫什么名字,也是写给自家妻儿的?”
“不碍事,主公,俺叫乌梢,也是要寄些钱物给俺家吾妻和稚儿的。”
听到这话,王苍心道:嗯,性子倒是大方,不扭捏,看着年纪也比刚才那位黑豕大了不少。
再看向这位名叫乌梢的义从手上,发现其手上拿着不少孩童玩的新奇玩具,想来家中稚儿应该有好几个。
当即笑着问道:“想要写些什么?”
------
1.石墨:关于汉末用的墨锭,想来普通人应该用的是石墨。
虽然曹植有一首《乐府·墨出青烟松》,但松烟墨的造价可不低,普通人家普及的,应该还是石墨居多。
2.木牍:汉代的木牍尺寸大多相近,即一尺上下。
有的可能长些,有23-24厘米,还有的可能短些,20-22厘米之间。而西汉初与汉末三国时期的度量衡又有些差距,中间差了差不多一厘米左右的规格。
是以上下浮动,但规格皆差不多,都是一尺上下。
至于宽度的差距,则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