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玉笏一挥,字帖上浮现出 “知行合一” 四个大字,“即日起,你便镇守此处三十城,若再敢生异心 ——”
话音未落,巴蛇族老的蛇尾突然炸开,化作千万片竹简飘落。每片竹简上都记载着他的罪行,在金光中熊熊燃烧。
“谨遵夫子教诲。” 巴蛇族老的儒生面容突然露出虔诚之色,他双手抱胸,对着张舜之行起了儒家大礼,“弟子巴檬定当守护人族百姓,以赎前罪。”
柳三甲与闻人岳面面相觑,他们看到巴蛇族老的识海中,竟浮现出《大学》《中庸》的典籍虚影。那些虚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取代他原本的妖族记忆。
“这便是儒道的教化之力。” 张舜之转身时,玉笏已化作一座小型书院虚影,“妖族若想在人族疆域立足,便得学会做人的道理。”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妖族祖庭深处,那座由万年玄冰堆砌而成的议事大殿内,一片死寂。
那位曾与柳三甲对话的中年男子,此时正手持一面散发着幽光的骨镜,镜中清晰映照着边境三十城发生的一切。
他望着镜中已然落败的巴蛇族老,以及强势登场的张舜之,不禁幽幽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唉,看来,巴蛇族这次真是选错对手了。”
“彦博,此地尘埃已定,该回书院了。” 张舜之拂袖收了《正气歌》字帖,十二道儒道星芒自袖中消散。他转身时,腰间玉笏突然发出清越鸣响,惊起云端栖息的仙鹤。
文彦博望着师爷身后逐渐淡去的金光牢笼,喉结滚动数次。他的右手死死攥着腰间的《春秋》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左掌却在无意识中抚摸着胸口,那里藏着他与妖族孩童交换的骨笛。
“老夫的话,你可听见了?” 张舜之突然转身,三千丈儒道神识如潮水般涌来。他看到弟子眼中闪过的慌乱,以及藏在慌乱下的坚定。
“师爷!” 文彦博突然跪倒在地,竹简散落一地,“弟子想在边城开设学堂,教妖族孩童读书明理。” 他的声音在颤抖,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张舜之的瞳孔骤然收缩。他袖中玉笏浮现出至圣先师的虚影,那虚影微微摇头,却又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