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芈璇玑应对齐国挑衅

“则断其在我境内的所有商路许可。”她眸光微闪,语气坚定,“关闭莒城、即墨两地互市,禁止齐商入境交易,冻结其在郢都、宛城的货栈资产。让他们知道,挑衅楚国,代价不止是几车货物。”

“若齐侯仍拒不从呢?”孙毅再问,眼中已有敬意。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她眸光微冷,语气却从容,“传令沿海水师加强巡防,尤其是胶州湾一带,严查齐国细作与走私船只。同时遣使往鲁、卫、莒三国,增开互市条款,许以关税优惠,鼓励他们绕开齐国,直接与我通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毅眼中渐现钦佩:“此乃釜底抽薪之计。一旦齐国失去贸易要道地位,国库空虚,民心浮动,自然不敢妄动。”

芈璇玑微微颔首,随即唤来内廷记事官:“拟诏,召太常卿屈原甫、廷尉少卿景衡入宫议事。”

片刻后,两位重臣匆匆赶到。

屈原甫年逾六旬,须发皆白,然精神矍铄,行走间袍袖生风,手持节杖,象征国家尊严。他是三朝老臣,素以刚正着称,曾因直言进谏被贬三年,却始终不改其志。

景衡则正值壮年,四十上下,眉目清朗,才思敏捷。他精通律法,尤擅外交辞令,曾在与秦国交涉盐铁专营一事上舌战群儒,赢得满堂喝彩。

“二位卿家,”芈璇玑起身相迎,虽贵为执政,却不失礼数,“此次出使齐国,关乎国体,不容有失。寡人欲以正副使同往,一则彰显诚意,二则互为策应。”

屈原甫拱手道:“臣虽年迈,然为国效力,义不容辞。”

景衡亦拜道:“愿效犬马之劳。”

芈璇玑点头,亲自展开国书草稿,逐字审阅。文中先述两国旧谊,再陈此次事件之不当,最后提出三项要求:放人、还物、道歉。文辞典雅而不失威严,逻辑严密,滴水不漏。

“就以此文为准。”她合上竹简,“明日启程,驷马高车,旌旗猎猎,务必让天下知我楚国之气度。”

送走使者团后,芈璇玑并未松懈。

她在郢都召集工商署官员,重新梳理对外贸易章程,设立“边贸监察使”一职,专司边境商队安全,凡遇纠纷,三日内必须上报中枢;又命工坊加紧打造新型楼船,配强弩、云梯、火油罐,随时准备应对海上突袭。更下令在彭蠡泽训练水军新卒五千,演练夜航突袭与逆流攻坚之术。

与此同时,她秘密召见情报总管黄弋。

“齐国最近可有异动?”她低声问道。

黄弋躬身禀报:“据潜伏临淄的细作回报,齐侯近日召集群臣密议多次,似有意联合晋国共抗我国。另有消息指出,齐国已在东阿囤积粮草,调集战车三百乘,恐非仅为自保。”

芈璇玑眸光一闪:“可知其财政状况?”

“去年税赋减少两成,盐铁专卖收入下滑严重,国库吃紧。贵族多有怨言,尤其对关闭与楚互市一事极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