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军屏住呼吸,听着外面的脚步声和喊叫声从院门前经过,有人在砸邻居的门,传来女人的哭喊声。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天快亮时,外面的动静才渐渐平息。
天大亮后,林建军小心翼翼地打开门,只见巷子里一片狼藉,几家的院门被砸坏了,地上散落着木棍和石块。老王师傅正蹲在门口叹气,他家的窗户被石块砸了个大洞。
“小林,你家没事吧?”老王师傅看见他,连忙问,“昨晚那帮人跟疯了似的,见门就砸,说是要找‘藏起来的反动派’。”
“没事,我把门锁死了。”林建军含糊地说,心里却暗自庆幸安全屋的及时完工。如果昨晚真被闯进家,后果不堪设想。
他转身回到院里,掀开菜窖的木板,对着下面喊:“安全了,上来吧。”
苏岚带着卫国从安全屋里爬出来,孩子的脸上还有点惊魂未定,却没哭。“下面很安全,就是有点黑。”他对林建军说,手里还攥着那个黄铜齿轮,“我在下面数齿轮玩,就不害怕了。”
林建军摸了摸儿子的头,眼眶有点发热。这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安全屋,不仅是物理上的避难所,更给了家人面对恐惧的勇气。
【叮!】
【“安全屋实战检验”通过,防护效果达标。】
【奖励“应急物资清单”:包含长期躲藏所需的食品、药品、工具清单,适配特殊时期物资匮乏场景。】
林建军看着系统给出的清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每人生存每天需200克压缩饼干”“食盐可储存3公斤防潮保存”“常用药品保质期及替代方案”等实用信息,连忙让苏岚按照清单开始储备。
接下来的日子,安全屋成了一家人心中的定海神针。林建军利用车间的边角料,在安全屋里加装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台,上面放着他最核心的几件工具和加密的技术笔记——这里不仅能藏身,还是个隐蔽的“微型实验室”。
苏岚则在通风管的出口处种了几盆薄荷,既能掩盖可能的气味,又能在需要时提供一点新鲜的绿意。林卫国的“齿轮模型”也多了个新去处,安全屋的角落里,摆着他用黏土和铁皮做的“地下工厂”,小小的齿轮传动装置在昏暗的光线下转动,像个永不疲倦的希望符号。
阎埠贵看着林建军家院子里的煤堆和菜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天他借故路过,低声对林建军说:“你这窖挖得深,有远见。”他没多问,只是递过来两个新做的木楔,“门轴松了,用这个垫上,更严实。”
林建军接过木楔,明白这是老头的示好。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安全感,而他的安全屋,就是用双手和智慧筑起的最后防线。
傍晚,夕阳透过云层照在院子里,给安全屋的入口镀上了一层金边。林建军站在菜窖旁,看着苏岚在给白菜浇水,卫国在煤堆旁摆弄齿轮,心里一片安宁。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风雨,但只要这个安全屋还在,只要家人还在,就有底气面对一切未知。
而那个藏在地下的小小空间,不仅承载着生存的希望,更藏着技术的火种——那些用红笔写在《毛选》空白处的公式,那些画在《工业学大庆》画册上的图纸,都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着,等待重见天日的那天。就像此刻天边的晚霞,再浓重的乌云,也挡不住光的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