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秦淮茹的“晚年依靠”

1980年的深秋,社区食堂的烟囱早早升起了炊烟。秦淮茹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正蹲在水龙头下择菠菜,指尖被冷水浸得通红。食堂里弥漫着馒头的麦香和白菜的清甜味,墙上的挂历翻到了10月,红铅笔圈着“发工资”的日子——这是她现在最盼着的一天。

“秦姐,歇会儿吧,菜够多了。”帮厨的小李端着一盆刚蒸好的馒头过来,看着秦淮茹佝偻的背影,忍不住劝道,“您这腰不好,别总蹲着。”

秦淮茹直起身,捶了捶后腰,脸上挤出个生硬的笑:“没事,习惯了。早点弄完,中午好开饭。”她的腰是早年累坏的,在街道工厂缝补衣裳时总弯腰,后来在食堂洗菜刷碗,更是落下了病根,阴雨天疼得直不起身。

五年前从四合院搬出来时,她几乎是净身出户。贾梗出狱后没待几天,就卷走了她攒下的几十块钱,又跟人出去鬼混,再次被抓进去判了三年。街道主任看她实在可怜,把社区食堂的杂活给了她,包吃住,每月还有十五块钱工资——这成了她晚年唯一的依靠。

食堂的活儿琐碎又辛苦。凌晨四点就得起来发面,天不亮就开始洗菜切菜,中午忙完饭点,还得刷几十口大铁锅,直到傍晚才能歇口气。秦淮茹从不抱怨,只是闷头干活,手里的活计做得又快又干净,连最挑剔的食堂主任都挑不出错。

“秦姐,您年轻时是不是很漂亮?”小李闲着没事,总爱听她讲过去的事。

秦淮茹的动作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恍惚。年轻时的自己,确实是四合院的“一枝花”,傻柱为她鞍前马后,贾东旭在世时也疼她。可那些好日子,像指间的沙,早就漏光了。“老了,啥漂亮不漂亮的。”她低下头,继续择菜,“人啊,还是踏实干活最靠谱。”

这话是她用半辈子换来的教训。年轻时总想着靠别人,靠傻柱的接济,靠算计邻里的好处,结果把日子越过越糟。现在才明白,谁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一双手最实在。

月底发工资那天,秦淮茹揣着十五块钱,先去供销社买了两斤富强粉——这是她给自己改善伙食的方式,每月蒸一次白面馒头。路过菜市场时,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推着自行车,身边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是林建军和林卫国。

林卫国比上次见时更高了,穿着合身的中山装,手里提着个黑色皮包,看样子是放假回家。父子俩正说着什么,林建军脸上带着笑,林卫国也频频点头,那股子融洽和睦,刺得秦淮茹眼睛生疼。

她下意识地往菜摊后面躲了躲,把脸埋在刚买的菠菜里。这些年,她最怕遇见林家人。每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一面镜子,照出自己当年的糊涂和不堪。林建军靠着技术步步高升,住上了宽敞的房子;林卫国考上清华,成了国家的栋梁;连苏岚都当了医院的副院长,一家人活得体面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