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毒泉幻障

锁链上刻满古老的咒文,每一节都缠绕着干枯的藤蔓。藤蔓突然活了过来,如毒蛇般朝着两人扑来。王玄策挥刀斩断藤蔓,却见断口处涌出漆黑的液体,落地后化作人形,竟是几个身着唐军服饰的骷髅。骷髅手中的兵器泛着幽蓝的光,每一次挥动,空气中都留下道道残影。

天竺追兵此刻也陷入混乱,部分士兵被藤蔓缠住,发出凄厉的惨叫;另一些则被骷髅攻击,弯刀砍在骷髅身上,却只溅起火星。王玄策与蒋师仁趁机突围,却发现无论冲向哪个方向,都会回到枯树附近。四周的雾气越来越浓,隐约可见雪山的轮廓在雾气中扭曲变形,竟化作无数张狰狞的面孔。

蒋师仁突然想起什么,高声喊道:将军!星图!王玄策立刻掏出铜佛残躯,借着战斗的火光仔细辨认。星图上,最亮的那颗星对应的位置,正是枯树顶端。他抬头望去,发现树冠处竟有个漆黑的洞口,洞口边缘闪烁着微弱的金光,像是某种阵法的核心。

我们必须毁掉那个阵眼!王玄策大喊,手中长刀直指树冠。两人默契地配合,蒋师仁在前开路,王玄策断后防御。他们踏着敌人的尸体与诡异的藤蔓,朝着枯树顶端艰难攀爬。每向上一步,都能感受到空气中的压力在增强,耳膜被震得生疼,眼前的幻象也愈发真实。

当他们终于接近洞口时,天竺将领突然从侧面杀出。那将领眼中布满血丝,显然已经被某种力量控制,弯刀直取王玄策后心。千钧一发之际,蒋师仁侧身挡下攻击,刀锋在他的铠甲上划出长长的口子,鲜血顿时染红了半边衣襟。

小主,

快走!蒋师仁咬牙将敌人推开,自己却被更多藤蔓缠住。王玄策心中一痛,却知道此时不能犹豫。他纵身一跃,抓住洞口边缘的青铜锁链,奋力向上攀爬。洞内传来的笛声愈发刺耳,仿佛要将人的魂魄生生撕裂。

终于,王玄策看清了洞内的景象:中央悬浮着一颗水晶球,球内封印着无数人脸,每一张都充满痛苦与绝望。水晶球表面刻满咒文,正是这些咒文维系着整个幻阵。他握紧铜佛残躯,拼尽全力将其砸向水晶球。

一声巨响,水晶球应声碎裂。无数人脸化作光点消散,笛声戛然而止,藤蔓失去力量瘫软在地,骷髅也化作齑粉。雾气迅速消散,露出被破坏得满目疮痍的绿洲。天竺追兵失去了控制,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王玄策与蒋师仁相视一笑,疲惫地瘫坐在地。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等待他们的,还有更多未知的危险与谜团。而这棵诡异的枯树,以及它所隐藏的秘密,将永远刻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成为大唐西域征战史上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第三节:蜃楼杀机

硝烟尚未散尽,绿洲上空突然泛起青灰色的光晕。王玄策握紧染血的长刀,看着那团光晕如活物般扭曲延展,渐渐勾勒出长安城的轮廓。朱红城墙、飞檐斗拱在虚空中若隐若现,熟悉的晨钟暮鼓声竟穿透时空,与耳边呼啸的寒风交织成诡异的共鸣。蒋师仁警惕地贴近同伴,刀刃上凝结的血珠突然诡异地倒流,顺着刀身渗回空气中。

城楼之上,身着明黄龙袍的身影负手而立。当那张熟悉的面容逐渐清晰时,王玄策瞳孔骤缩——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幻影抬手拂袖,声音却如寒冬里的碎冰:爱卿为何叛唐?话语未落,一道明黄圣旨裹挟着雷霆之势破空而来,圣旨末端的白玉轴头泛着森然冷光。

小心!蒋师仁的警告声与金属交鸣同时响起。王玄策本能地挥刀格挡,圣旨却如活物般灵巧避开刀锋,径直缠上他手腕。原本绣着祥龙的绢帛瞬间褪去金红,化作青鳞遍布的毒蛇,尖锐的獠牙直刺咽喉。蒋师仁的横刀闪电般劈落,蛇身断裂处喷出腥臭的黑血,溅在雪地上竟燃起幽蓝火焰。

断蛇落地的刹那,血肉突然重组,化作阿罗那顺狰狞的黄金面具。面具表面的孔雀纹栩栩如生,红宝石镶嵌的双眼闪烁着复仇的光芒。蒋师仁挥刀将面具劈成碎片,每块残片都如镜面般映出不同的死亡场景:有的映着王玄策被万箭穿心,有的呈现蒋师仁被藤蔓绞成肉泥,最骇人的是数十个自己倒在血泊中,手中握着染血的大唐军旗。

闭眼!王玄策猛地捂住蒋师仁双眼。那些幻象如同有生命般,试图从碎片中爬出实体。他将铜佛残躯按在额间,佛门真言化作金光,瞬间震碎所有碎片。然而,绿洲的异变并未停止——原本泛着七彩油光的泉水突然剧烈沸腾,蒸汽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

数十具身着唐军服饰的尸体从水底浮起,浮肿的面庞在热气中扭曲变形。最年轻的尸体穿着八品绿袍,显然是随军小吏。当那双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开时,王玄策只觉浑身血液凝固——那具尸体竟直勾勾看向自己,发紫的嘴唇艰难翕动:大人...水底...有...话音戛然而止,尸体七窍涌出黑血,在水面画出诡异的梵文符号。

大地开始剧烈震颤,绿洲的水草如被无形巨手拉扯,疯狂向中央收缩。蒋师仁踉跄着抓住王玄策手臂,却见脚下的土地正在坍塌。两人惊恐地发现,整个绿洲竟是架设在白骨祭坛之上!成千上万的人骨层层堆叠,头骨空洞的眼眶里嵌着夜明珠,在黑暗中散发着幽绿的光芒。祭坛中央矗立着三根青铜巨柱,柱身缠绕着与枯树锁链相同的咒文。

是阿修罗阵!王玄策认出那些古老的符号,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传说中天竺教的禁术,需要以万人鲜血为引,能制造出吞噬灵魂的幻境。他终于明白,为何无论如何突围,都会回到这片绿洲——他们早已被困在阵法核心,所见所闻皆是虚幻与现实交织的致命陷阱。

祭坛边缘突然浮现数百具身披黑袍的干尸,空洞的眼窝中跃动着鬼火。这些干尸手持弯刀,动作整齐划一地朝两人逼近。王玄策挥刀劈开一具干尸,腐肉中竟钻出密密麻麻的尸虫,每只虫子背上都刻着字。蒋师仁的刀锋所到之处,干尸即刻化为飞灰,却又在瞬息间重组。

更可怕的是,地面白骨开始蠕动,自动拼接成各种兵器。长矛从地底刺出,盾牌组成铜墙铁壁,甚至有巨大的骨龙张开血盆大口。王玄策将铜佛残躯按在祭坛中央,金光所过之处,白骨发出痛苦的哀嚎。然而,随着金光增强,三根青铜巨柱突然爆发出刺目红光,无数锁链从柱中飞出,缠住两人手脚。

将军!看那些夜明珠!蒋师仁奋力挣动,下巴指向祭坛顶部。镶嵌在头骨中的夜明珠正以诡异的频率闪烁,光芒连接成线,在空中勾勒出巨大的曼陀罗阵。王玄策突然想起铜佛残躯内壁的星图——夜明珠的排列方式,竟与星图上的凶星位置完全重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幻象再次叠加。长安城的幻影与白骨祭坛重叠,唐太宗的声音混着干尸的嘶吼在耳边炸响:叛臣当诛!王玄策咬破舌尖,以鲜血在掌心画出破魔符,猛然拍向最近的青铜巨柱。符咒与咒文相撞,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

巨柱开始龟裂,锁链寸寸崩断。干尸群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黑色烟雾消散。然而,阵法崩溃引发的反噬更为恐怖——整个祭坛开始坍塌,白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王玄策与蒋师仁在废墟中艰难前行,寻找着阵法的真正弱点。

突然,王玄策注意到祭坛最底层的一块巨型石板。石板上刻着完整的星图,而中央凹槽的形状,竟与铜佛残躯完全吻合。他毫不犹豫地将残躯嵌入凹槽,刹那间,万千道金光冲天而起。曼陀罗阵寸寸碎裂,夜明珠纷纷爆裂,阿修罗阵终于彻底瓦解。

当最后一缕金光消散,绿洲的幻象完全褪去。两人站在雪山脚下的荒原上,四周散落着破碎的白骨与青铜残片。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不知是追兵还是援军。王玄策握紧蒋师仁的手,两人相视一笑——这场生死考验,他们终究闯过来了,但前方等待的,或许是更可怕的敌人与谜团。

第四节:骨坛经咒

白骨祭坛的崩塌声渐渐平息,弥漫的尘埃中,一座三尺高的青铜祭坛缓缓升起。祭坛四角盘踞着扭曲的人面蛇身像,蛇口衔着的灯盏里,幽绿的火焰明明灭灭,却感受不到丝毫温度。祭坛中央放置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铜盆,盆内翻滚着浓稠如泥浆的“茶水”,表面浮着一层暗紫色油膜,随着热气蒸腾,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甜气息。

王玄策握紧长刀,警惕地绕着祭坛踱步。刀刃轻轻划过铜盆边缘,铁锈如粉末般簌簌掉落,露出底下若隐若现的梵文咒印。他试探着用刀尖搅动“茶水”,浓稠的液体泛起阵阵涟漪,突然,一片泛黄的贝叶浮出水面——那贝叶边缘焦黑,却清晰可见细密的梵文经文。

“这是...”王玄策瞳孔骤缩。他小心地用刀尖挑起贝叶,水珠顺着叶脉滴落,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紫光。贝叶上的经文竟与记忆中玄奘法师丢失的《金刚经》笔迹如出一辙,只是大部分字迹已被腐蚀得模糊不清,唯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八个汉字在夜色中散发着金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禁锢,直指人心。

蒋师仁突然按住刀柄,目光死死盯着铜盆:“将军,水在动!”话音未落,铜盆突然剧烈震颤,浓稠的“茶水”如活物般翻腾,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贝叶经被漩涡卷入,瞬间消失不见。紧接着,铜盆轰然倾覆,滚烫的液体在地面泼洒出一个逆卍字符号,恰好将两人困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