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毒泉幻障

逆卍字边缘腾起幽蓝火焰,灼烧着地面的白骨,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王玄策顿感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仿佛有一双大手正死死掐住他的咽喉。他试图挥刀劈开火焰,刀锋却在触及火苗的瞬间被染成黑色,一股寒意顺着刀柄渗入骨髓。

“不好!这是噬魂火!”蒋师仁突然脸色惨白,踉跄着跪倒在地。他双手死死按住腹部,喉间发出痛苦的呻吟,紧接着,大口黑血混着透明小虫从口中喷涌而出。那些小虫形如蝌蚪,在黑血中游动自如,头部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所过之处,地面的白骨迅速化为齑粉。

王玄策想要上前搀扶,却发现双脚如同被钉在地上,动弹不得。更诡异的是,怀中最后一块铜佛碎片突然自行飞出,悬浮在虫群上方。铜佛表面的纹路开始流淌金色血液,佛血滴落在小虫身上,发出滋滋的灼烧声。那些透明小虫疯狂扭动,相互吞噬,最终熔成一个青铜箭头。箭头表面刻满细小的经文,尾部还凝结着一滴尚未干涸的佛血。

青铜箭头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直指雪山深处的某个方向。王玄策顺着箭头望去,只见雪山阴影中,一座若隐若现的佛塔正散发着微弱的红光。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凄厉的狼嚎声,那声调竟与之前枯树中传出的天竺骨笛如出一辙,悠长而空灵,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带着某种神秘的召唤。

“将军,这些小虫...”蒋师仁艰难地爬起身,擦拭嘴角的黑血,“我感觉它们在啃食我的内力。”他的眼神中充满恐惧,手臂上浮现出细密的青黑色纹路,如同蛛网般向心脏蔓延。

王玄策握紧铜佛箭头,感受到一股熟悉的力量顺着掌心传来。他将箭头抵在逆卍字火焰上,金光所过之处,幽蓝火焰发出刺耳的尖啸,迅速熄灭。地面的白骨开始重新排列,组成一幅巨大的星象图,而图中最亮的那颗星,同样指向雪山深处的佛塔。

“看来我们别无选择。”王玄策将箭头收入怀中,“不管前方是什么,解开这里的谜团,或许就能找到破解幻境的关键。”他伸手扶住摇摇欲坠的蒋师仁,却发现同伴的身体冰冷如铁,掌心传来的脉搏微弱得几乎不可察觉。

就在这时,祭坛上的人面蛇身像突然转动眼珠,蛇口的灯盏爆发出刺目绿光。无数细小的符文从祭坛底部升起,在空中组成一道光幕。光幕中闪过一幅幅画面:玄奘法师西行时途经此地,被神秘力量夺走经文;唐军小队误入绿洲,饮下毒泉后化作白骨;还有阿罗那顺的军队在此布下阵法,企图用禁术困住大唐使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如此...”王玄策喃喃自语,“这一切都是为了困住我们,夺走铜佛中的秘密。”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但他们忘了,虚妄终究是虚妄,唯有本心不可动摇。”

远处的狼嚎声越来越近,雪山脚下的雾气中,隐约可见数十双幽绿的眼睛在闪烁。那些眼睛并非来自狼群,而是一群身披黑袍、手持骨杖的神秘人。他们步伐整齐,口中念念有词,骨杖顶端的骷髅头随着咒语开合,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蒋师仁强撑着站直身体,长刀出鞘:“将军,看来我们又有仗要打了。”他的声音虽虚弱,却透着一股不屈的狠劲。王玄策点点头,将铜佛箭头高举过头,金光与远处佛塔的红光遥相呼应,仿佛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走吧。”王玄策目光坚定,“不管前方是怎样的阴谋,我们都要将真相带回大唐。”两人并肩踏入雾气中,身后的白骨祭坛逐渐隐没在黑暗里,唯有那八个金光闪闪的汉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虚空中久久不散,如同一个永恒的警示,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第五节:破障真言

黑袍人的骨杖敲击地面的声响越来越近,宛如死神的脚步声。蒋师仁的刀刃已经开始颤抖,青黑色纹路顺着手臂蔓延到脖颈,他强撑着的身体随时可能倒下。王玄策握紧手中的青铜箭头,目光扫过四周不断扭曲的空间——空气中漂浮的白骨、祭坛上明灭的幽火,还有远处那看似逼近的诡异身影,一切都在提醒着他们,这场危机远未结束。

“将军,我的内力...快压制不住了。”蒋师仁的声音沙哑,嘴角溢出黑血。那些从他体内吐出的透明小虫,此刻正密密麻麻地聚集在逆卍字火焰的残骸上,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鸣。

王玄策心急如焚,视线突然落在手中残破的贝叶经上。金光流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八字仿佛有了生命,在黑暗中不断跳动。他想起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坚韧,想起大唐将士保家卫国的使命,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绝境之下,他突然做出惊人之举——将贝叶经残页猛地塞进嘴里,吞咽而下!

刹那间,剧痛从腹中炸开,仿佛有千万把钢刀在绞动五脏六腑。王玄策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但紧接着,一股清明涌上灵台,他的瞳孔骤然收缩——周围的景象开始扭曲、褪色,如同被戳破的泡影。原本绿意盎然的绿洲渐渐透明,露出底下阴森的尸坑;沸腾的毒泉化作一滩死水;就连那座白骨祭坛,也在簌簌声中崩塌成满地碎骨。

“蒋兄,快走!”王玄策猛地拽住同伴。等蒋师仁反应过来时,眼前的场景已彻底改变:他们竟站在万丈悬崖边缘,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罡风呼啸着掠过耳畔,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而悬崖对面,真正的吐蕃骑兵正举着火把,在夜色中列成整齐的方阵,熊熊火光映照着他们脸上的铁甲,泛着冰冷的杀意。

“这...这是怎么回事?”蒋师仁震惊地看着四周,身上的青黑色纹路也在幻象破灭的瞬间消退大半。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长刀,刀刃上残留的诡异黑锈正在迅速剥落。

王玄策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被悬崖边的异样吸引。随着绿洲幻象的消散,原本毒泉所在之处,一块布满青苔的石碑缓缓浮现。那石碑表面坑洼不平,却在月光的照耀下,渐渐显露出斑驳的字迹。

就在这时,王玄策怀中的铜佛残躯发出最后的嗡鸣。金光如潮水般涌出,将他和蒋师仁笼罩其中。细碎的金粉在空中汇聚,竟凝成玄奘法师的虚影。虚影面容祥和,袈裟随风飘动,眼中透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破妄见真。”玄奘的声音空灵悠远,仿佛从天际传来。虚影抬手一指,石碑上的青苔瞬间褪去,碑文清晰地展现在两人眼前:“汉军都护王承,永平十六年于此破幻阵。”

王玄策心中一震。原来早在数百年前,就有先辈在此与幻象对抗。他凑近石碑,仔细辨认那些历经岁月侵蚀的文字。原来这片雪山之下,曾是天竺与中原的交界处,常有神秘力量作祟,制造幻境迷惑旅人。而王承将军当年,正是凭借佛法与智慧,破除了邪恶阵法,守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宁。

“原来如此...”王玄策喃喃自语,“所谓的毒泉、枯树、蜃楼,不过是敌人设下的障眼法,为的就是困住我们,阻止我们继续前行。”他握紧拳头,看向悬崖对面的吐蕃骑兵,“但他们忘了,大唐儿郎岂会被区区幻象吓倒!”

蒋师仁恢复了几分力气,长刀一挥:“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这悬崖宽逾十丈,难以飞跃,而吐蕃骑兵显然是有备而来。”

王玄策沉思片刻,目光落在手中的青铜箭头和石碑上的经文。突然,他想起铜佛虚影所说的“破妄见真”,心中一动。他将青铜箭头插入石碑前的泥土,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随着真言出口,青铜箭头突然爆发出万丈光芒。金光顺着悬崖蔓延,在虚空中凝结成一座金色的桥梁。对面的吐蕃骑兵见状,发出一阵惊呼,纷纷张弓搭箭。但那金光仿佛有无形的屏障,箭矢一触及便化作齑粉。

“走!”王玄策大喝一声,率先踏上金桥。蒋师仁紧随其后,长刀横在胸前,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金桥在脚下微微颤动,却坚如磐石。当他们走到桥中央时,王玄策回头望向已经消失的绿洲,心中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将这里的秘密带回大唐,绝不让更多人葬身于此。

吐蕃骑兵见两人即将通过,终于按捺不住,派出精锐骑兵冲来。但就在此时,天空突然降下一道金光,笼罩住整个悬崖。待光芒散去,王玄策和蒋师仁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座逐渐消散的金桥,以及对面吐蕃骑兵震惊的目光。

而在远方的雪山深处,那座散发着红光的佛塔,依然静静地伫立着,等待着他们的下一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