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王宫焰墙

“末将遵令!”蒋师仁抱拳领命,转身就要去传令,却被王玄策叫住。王玄策指着空中依旧悬浮的卦钱图像:“还有,让斥候根据卦钱拼出的黑玉佛陀弱点图,绘制出详细的进攻路线。我们不仅要攻破王宫,还要摧毁他们的镇国之宝,让键陀罗彻底明白,背叛大唐的下场!”

蒋师仁点头应下,快步走下石阶,高声传达命令。通道内的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吐蕃骑兵手持长矛,迅速向王宫西侧奔去;泥婆罗骑兵则挥舞着弯刀,朝着东侧进发;五十名亲兵小心翼翼地将青铜器物搬离崩塌的墙体,用帆布包裹起来,防止器物受损。而在空中,三百枚卦钱依旧悬浮着,黑玉佛陀的七处弱点在火光中愈发清晰,仿佛在指引着联军前进的方向。

宫墙顶部的厮杀仍在继续,唐军死士虽人数处于劣势,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守军周旋。一名死士在身中数刀后,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他临死前望向王玄策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大唐军队收复王宫的场景。王玄策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死间”潜伏多年,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天,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大唐的忠诚。

“兄弟们,再加把劲!王师已经到了,我们马上就能为使团报仇了!”蒋师仁的声音传遍整个宫墙,激励着每一名士兵。守军见联军已经布防完毕,又有唐军死士在内部牵制,顿时士气低落,不少人开始放下武器投降。王玄策看着逐渐平息的厮杀,知道总攻的时刻即将到来,他拄着木杖,目光坚定地望向王宫深处,那里便是键陀罗王宫的核心!

第三节 :金汁锁路

宫墙崩塌的烟尘尚未散尽,王宫正门方向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王玄策拄着木杖抬头望去,只见宫门上方的阁楼裂开数道缝隙,融化的青铜如沸腾的洪水般倾泻而下,赤金色的液流裹挟着火星,在宫门前汇成宽达数十丈的“金河”,灼热的气浪将空气烤得扭曲,连百米外的联军士兵都能感受到皮肤传来的刺痛。更令人心惊的是,液面上竟浮动着数十张残破的纸页,泛黄的纸面上还能辨认出熟悉的字迹——那是《大唐西域记》的残页,玄奘法师当年西行归来后撰写的典籍,此刻却被撕成碎片,浸泡在滚烫的青铜液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大唐西域记》!”蒋师仁握紧陌刀,目光死死盯着液面。他曾在长安的藏书阁中见过这部典籍,此刻残页上玄奘法师亲笔批注的墨迹虽被青铜液浸染,却依旧清晰可辨,尤其是批注处竟在缓缓渗出水珠,水珠落入青铜液中,发出“嗤嗤”的声响,瞬间化为白雾。这诡异的景象让在场士兵都屏住了呼吸,没人敢轻易靠近那片沸腾的金汁,生怕被这足以熔金断铁的液流吞噬。

王玄策的目光扫过液面,突然注意到残页的排列似乎暗藏规律——那些渗出水珠的批注处,恰好连成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他沉吟片刻,突然抬起左腿,将断足直接插入金汁之中。周围士兵惊呼出声,蒋师仁更是上前一步想要阻拦:“王正使!危险!”可话音未落,令人惊叹的一幕发生了:金汁接触到王玄策断足的瞬间,原本狂躁的液流竟平静下来,数道金线从断足处突然暴长,如藤蔓般在熔流中交织,短短数息便织出一条宽约丈余的避火通道,通道两侧的青铜液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阻隔,再也无法向内蔓延。

“这是……文成公主留下的护身金线?”蒋师仁眼中满是震惊。他想起王玄策曾提及,当年文成公主西行时,曾赠予他一枚嵌有金线的玉佩,说是能在危急时刻护身,如今看来,这金线早已融入王玄策的断足,成为了他的保命符。王玄策站在避火通道中,感受着脚下传来的温热,对蒋师仁道:“蒋校尉,通道已开,速寻青铜液中的关键之物,此液绝非寻常防御,定有破解之法。”

蒋师仁点头应诺,双脚蹬地纵身跃起,陌刀在手中划出一道寒光,径直劈向液面。刀气接触青铜液的瞬间,液面上掀起数丈高的浪涛,一枚青铜虎符从浪涛中被震出,在空中翻转数圈后落入蒋师仁手中。虎符的样式极为熟悉——正是大唐鸿胪寺专用的调兵虎符,只是这枚虎符仅存半枚,符身上刻着的“灭竺”二字格外醒目,此刻这两个字竟在吞噬着周围的火焰,将靠近的火星尽数吸入符身,仿佛有生命一般。

“鸿胪寺虎符!‘灭竺’二字……难道是当年先帝留下的密令?”王玄策快步上前,接过虎符仔细查看。虎符表面虽有些许熔痕,却依旧能辨认出上面的篆刻纹路,正是太宗时期鸿胪寺的制式。他突然想起出发前,鸿胪寺卿曾暗中赠予他一枚锦囊,说是若遇天竺强敌,可凭锦囊中的信物破局,此刻看来,这半枚虎符便是关键。

就在此时,之前被掷入火海的铜佛残核突然裂开,无数金粉从残核中飞出,如蜂群般裹住虎符。金粉与虎符接触的瞬间,发出耀眼的金光,周围的青铜液开始剧烈翻滚,原本赤金色的液流逐渐变暗,竟在宫门前缓缓凝固。众人屏息凝视,只见凝固的青铜逐渐塑形,最终化为七尊高达三丈的唐军将士金像——每尊金像都身着明光铠,手持不同的兵器,有的举矛,有的握盾,有的横刀,姿态各异却都威风凛凛,仿佛是当年随使团西行的将士重现人间。

“这是……当年战死的使团将士!”一名老兵看着最左侧那尊握盾的金像,激动得声音颤抖。他曾与那名将士一同从军,深知其握盾的姿势,如今金像的模样竟与记忆中丝毫不差。其他士兵也纷纷辨认出金像的身份,一时间,崇敬与悲愤交织的情绪在联军中蔓延,不少人对着金像抱拳行礼,眼中满是敬意。

王玄策轻抚金像的铠甲,指尖能感受到青铜的冰凉,仿佛能触摸到当年将士们的热血。他正欲开口,突然看到七尊金像同时抬起手臂,掌心对准王宫深处,数道金色光束从掌心射出,如利剑般穿透层层宫殿,径直击中王宫大殿内供奉的黑玉佛陀。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黑玉佛陀头顶的宝冠应声碎裂,无数玉片散落一地,露出佛陀头顶的一道裂痕——那正是之前卦钱拼出的七处弱点之一。

“击中了!”蒋师仁兴奋地喊道,手中的陌刀指向黑玉佛陀的方向,“王正使,黑玉佛陀的宝冠已破,其防御定然受损,我们此刻进攻,定能一举摧毁这镇国之宝!”周围的联军士兵也纷纷欢呼起来,吐蕃骑兵举起长矛,泥婆罗骑兵挥舞弯刀,战意达到了顶峰。

王玄策却并未立刻下令进攻,他凝视着七尊金像,若有所思道:“这七尊金像既是当年的将士所化,定是在指引我们进攻的方向。蒋校尉,你率百名精锐随我沿避火通道前进,直取黑玉佛陀;其余士兵则分三路包围王宫,防止守军突围,同时搜寻是否有其他被俘的大唐子民。”

“末将遵令!”蒋师仁抱拳领命,立刻挑选出百名身经百战的精锐步兵,跟在王玄策身后,沿着避火通道向王宫深处进发。通道两侧的青铜液已完全凝固,金像依旧保持着抬手的姿势,掌心的光束为众人照亮前路。越往王宫深处走,便能感受到越来越浓重的佛气,同时也能听到守军慌乱的脚步声——显然,黑玉佛陀宝冠被击碎的消息已经传开,守军的士气彻底崩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至王宫大殿前,众人终于看到了那尊黑玉佛陀。佛陀高达十丈,通体由黑玉雕琢而成,此刻宝冠碎裂,头顶的裂痕不断扩大,佛身周围的金光也变得黯淡。大殿内的守军见联军到来,纷纷举起兵器反抗,却被蒋师仁率领的精锐步兵迅速击溃。王玄策走到黑玉佛陀面前,举起手中的半枚鸿胪寺虎符,虎符上的“灭竺”二字再次亮起,发出的光芒与金像掌心的光束融为一体,径直射向佛陀的裂痕。

“当年你们背叛大唐,屠戮使团将士,今日我王玄策便代表大唐,讨还这笔血债!”王玄策的声音响彻大殿,虎符向前一推,光芒瞬间暴涨。黑玉佛陀的裂痕越来越大,佛身开始剧烈摇晃,最终“轰隆”一声倒塌,化为无数碎玉。随着佛陀的倒塌,王宫各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坍塌声,原本坚固的宫殿逐渐沦为废墟——显然,黑玉佛陀便是王宫防御阵的核心,核心被毁,防御阵也随之崩溃。

蒋师仁看着倒塌的黑玉佛陀,走到王玄策身边,抱拳道:“王正使,黑玉佛陀已毁,键陀罗王宫已破,此次复仇之战,我们胜了!”周围的士兵也纷纷欢呼起来,声音传遍整个王宫,甚至传到了宫外的联军耳中。王玄策望着满地的碎玉,又看了看远处依旧保持着姿势的七尊金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告慰使团英灵的时刻到了,传令下去,清理王宫,寻找被俘的大唐子民,同时将七尊金像妥善保护,待战事结束后,与那些青铜器物一同带回长安。”

夕阳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残破的王宫中,七尊金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守护着这片被收复的土地,也守护着大唐的尊严与荣耀。

第四节: 焰墙归心

黑玉佛陀倒塌的轰鸣尚未消散,王宫外墙方向突然传来异动。王玄策与蒋师仁快步走出大殿,只见之前崩塌的夯土外墙处,原本残留的零星火焰突然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盘旋数圈后,竟收缩成三百条赤红的火蛇。这些火蛇通体燃烧着幽蓝的火焰,鳞片纹路清晰可见,它们没有攻击联军,反而径直钻入地底,只留下地面上三百道冒着青烟的沟壑。

“火蛇入地……这是何征兆?”蒋师仁握紧陌刀,警惕地盯着地面。联军士兵也纷纷举起兵器,生怕地底再涌出新的危险。王玄策却俯身靠近一道沟壑,指尖触碰沟壑边缘的焦土,突然发现土壤中夹杂着细碎的骨渣。他心中一动,立刻吩咐亲兵:“快,用铁锹挖开沟壑,小心些,莫伤了下面的东西。”

亲兵们立刻取来铁锹,小心翼翼地挖掘沟壑。随着泥土被逐层拨开,一具具残缺的骸骨逐渐显露——这些骸骨的手掌骨骼异常粗壮,指节处还有明显的老茧,正是唐军工匠特有的特征。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化为灰烬,唯有手中紧握的工具还保持着完整的形态,有凿子、刨子、墨斗,都是工匠们赖以生存的器物。

“是当年被俘虏的工匠……他们竟被埋在了这里。”王玄策的声音带着沉痛,他弯腰拾起一具骸骨手中的青铜凿子。凿子的尖端已被磨得十分锋利,表面还沾着些许未清理干净的铜屑,显然是工匠生前常用的工具。就在他的指尖握住凿子的瞬间,凿子尖端突然发出一阵金光,竟凭空暴长数尺,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王玄策心中一凛,顺势将凿子插入焦土,只见凿子在地面上自动游走,划出一道道清晰的纹路,短短片刻便刻出一幅完整的王宫逃生密道图。

“这是……王宫的逃生密道?”蒋师仁凑上前来,看着地面上复杂的纹路,眼中满是惊讶。密道图上标注着数十个通道入口,还有通往王宫外部的出口,甚至连守卫的位置都清晰可见。王玄策点点头,若有所思道:“想必是这些工匠在被囚禁期间,偷偷勘察出的逃生路线,他们将密道图藏在了凿子之中,等待着有人能发现这份希望。”

话音刚落,蒋师仁手中的陌刀突然发出一阵嗡鸣,刀身自动飞向地面上的余火,将所有残留的火焰尽数吸收。原本银白色的刀身此刻泛着一层赤红的光晕,蒋师仁握住刀柄,只觉一股力量涌入体内。他下意识地将陌刀劈向地宫的方向,刀气掠过地面,竟在空气中浮现出一幅流动的画卷——画卷中是长安朱雀大街的景象,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他们手捧鲜花,跪地迎接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马车上载着的正是佛骨舍利。

“这是……长安百姓跪迎佛骨的场景!”王玄策看着空中的画卷,眼中满是动容。他想起当年佛骨舍利从西域运回长安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的盛况,那是大唐盛世的见证。而此刻,这幅画卷出现在王宫之中,仿佛是在预示着正义终将回归,大唐的荣耀不会被玷污。

就在此时,之前被金粉包裹的铜佛最后一块残片突然从蒋师仁的怀中飞出,在空中炸裂开来。无数金色的粉末与暗红色的佛血交织在一起,如雨点般落在地面的密道图上。佛血接触到密道图的瞬间,原本黑色的纹路突然被染成金色,密道图上的通道入口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指引着众人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