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堤坝阴谋

王玄策握着测水铁尺,心中百感交集。玄奘法师当年留下铁尺与水位图,是为了守护河岸百姓,如今却成了他们破解天竺阴谋的关键。暗渠中的水则兽还在不断涌出,七尊兽像在堤面上排成一列,口中的铁尺都泛着古铜色的光泽,像是在无声地提醒他们,堤坝的安危不仅关乎这场复仇之战,更关乎下游无数生灵的性命。

“蒋校尉,立刻派人将这些尸体收敛,妥善安葬。”王玄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再让吐蕃工匠检查暗渠的走向,根据玄奘法师的水位图,找出‘逆水破堤法’的关键节点,务必在天竺人动手前,将暗渠堵住。”

蒋师仁抱拳领命,转身安排人手。吐蕃骑兵开始小心翼翼地打捞暗渠中的尸体,泥婆罗骑兵则跟着工匠们探查暗渠,堤面上顿时忙碌起来。王玄策站在七尊水则兽旁,手中握着测水铁尺,目光望向上游的水坝——那里还有天竺残军的踪迹,他们既然能布下如此周密的阴谋,必然还藏着后手。

“王正使,吐蕃工匠说,暗渠直通上游水坝的底部,里面还藏着火药,若被引燃,整个堤坝都会崩塌!”一名亲兵快步跑来禀报,脸上满是焦急。王玄策心中一沉,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密约,上面并未提及火药,显然这是天竺人留的最后一手,打算在阴谋败露后,炸毁堤坝,与他们同归于尽。

小主,

“传我命令,让工匠们带着沙土和木板,从暗渠入口开始封堵,每前进一丈,便用木板加固,防止火药被意外引燃。”王玄策当机立断,“另外,你去通知下游的弟兄,加快迁移速度,将所有物资搬到高处,以防万一。”

亲兵应声离去,王玄策再次望向暗渠——褐红色的水流已渐渐清澈,露出渠底的砖石。他知道,时间紧迫,天竺残军随时可能启动火药机关,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这场危机。蒋师仁正带着工匠们扛着木板走向暗渠入口,陌刀插在腰间,时不时弯腰查看渠壁的情况,神情专注而严肃。

晨光渐渐升高,洒在摩揭陀古堤上,七尊青铜水则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口中的测水铁尺像是在指引方向。王玄策握着铁尺,断足在堤面上轻轻敲击,心中默念着玄奘法师的告诫。他知道,这场与天竺残军的较量,不仅是武力的对抗,更是智慧与正义的比拼——他们不仅要为使团弟兄复仇,还要守护这堤坝后的生灵,不让天竺人的阴谋得逞。

暗渠中传来工匠们敲打木板的声音,夹杂着吐蕃语的吆喝声。王玄策抬头望向远方,上游的天空似乎泛起一丝烟尘,像是有兵马在靠近。他握紧手中的测水铁尺,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不管你们还有多少阴谋,今日我王玄策在此,定要让这摩揭陀古堤,成为你们的葬身之地!”

堤面上的风渐渐变大,吹动着他的衣袍,也吹动着远处唐军的旗帜。三百具唐军尸体已被收敛整齐,覆盖着唐军的战旗,等待着战后归葬故土。蒋师仁从暗渠入口走了出来,朝着王玄策拱手:“王正使,暗渠已封堵了一半,暂时未发现火药的踪迹,但工匠说,渠底有暗门,恐藏着更大的机关。”

王玄策点头,迈步走向暗渠入口,断足在碎石上留下深深的脚印:“走,我们去看看那暗门——不管里面藏着什么,我们都要亲手将这阴谋,彻底粉碎!”

第三节 :水兽指路

王玄策握着玄奘遗留的测水铁尺,指尖在刻度上轻轻摩挲。方才暗渠中封堵的工匠来报,渠底暗门刻着与水则兽相似的纹路,需找到对应的开启之法才能探查。他站在七尊青铜水则兽中央,将铁尺竖在身前,按照《大唐西域记》残页上记载的“左旋三圈,右旋两圈”的法门转动。铁尺转动的瞬间,尺面突然泛起微光,原本光滑的金属表面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大唐西域记》中早已被撕毁的“摩揭陀治水”章节!

那些文字像是活过来一般,顺着尺身蔓延,详细记载着戒日王时期修建古堤的秘闻,甚至标注着堤身内部隐藏的排水通道。更令人惊喜的是,玄奘在章节旁的批注处,正缓缓渗出淡绿色的粉末,凑近一闻,带着薄荷与艾草的清香——王玄策立刻认出,这是解蛇毒与酸毒的特效药粉,正是之前应对闸口酸液与暗渠褐水的急需之物。

“王正使,这药粉来得及时!”蒋师仁快步上前,他刚安排完暗渠的警戒,见此情景眼中闪过喜色。之前不少清理尸体的士兵被褐水溅到皮肤,已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这解毒药粉恰好能派上用场。王玄策将铁尺递给身边的亲兵,叮嘱道:“立刻将药粉分给各队,按批注上的剂量调水外敷,务必确保所有弟兄安全。”

亲兵领命离去后,蒋师仁提着陌刀走向最近的一尊水则兽。这尊水则兽的兽眼蒙着厚厚的铜锈,他怀疑内部藏着机关,便挥刀朝着兽眼劈去。陌刀刀刃刚触到铜锈,兽眼突然迸发出刺眼的金光,像两道金色的箭矢,直射向堤坝的墙面。金光落在墙面的瞬间,竟灼出一个个黑色的圆点,仔细一数,恰好是七处——每个圆点旁都用梵文标注着数字,正是堤坝的爆破点坐标!

“是天竺人预留的爆破位置!”王玄策心中一紧,这些坐标都选在堤身最薄弱的地方,一旦引爆,整个古堤都会崩塌。他刚想让人用石块封堵这些爆破点,之前贴在密约上的铜佛碎片突然从怀中滑落,碎片上的金粉撒落在解毒药粉中。两种粉末混合的瞬间,突然引发了连锁反应——暗渠中刚被收敛的三百具唐军尸体,口鼻处竟同时钻出细小的青铜蜈蚣!

那些蜈蚣通体泛着冷光,每只的背甲上都刻着细微的纹路。蒋师仁弯腰用刀尖挑起一只蜈蚣,放在月光下细看,背甲上的纹路竟是一组组数字与符号——是水闸机关的操作密码!“没想到尸体中还藏着这等玄机!”蒋师仁又惊又喜,有了这些密码,他们便能彻底掌控水闸,不用担心天竺人启动机关。

就在众人研究青铜蜈蚣背甲密码时,上游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大地都跟着颤抖,堤面上的碎石簌簌落下。一名吐蕃骑兵惊慌地跑来禀报:“王正使!上游……上游的吐蕃人炸开了一处闸门!”

王玄策与蒋师仁对视一眼,立刻策马朝着上游奔去。赶到上游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愣住——被炸开的并非他们之前防备的主堤坝,而是一处隐藏在山体中的暗闸。暗闸的残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闸门的木梁上还钉着几块生锈的名牌,上面刻着“贞观廿年将作监”的字样,是唐军工匠的专属名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戒日王仿长安龙首渠建造的暗闸!”王玄策认出这处水利设施的样式,当年他在长安时,曾见过龙首渠的设计图,与眼前的暗闸结构几乎一致。显然,戒日王当年与大唐交好时,曾派工匠学习长安的水利技术,回国后建造了这处暗闸,如今却被天竺残军利用,试图混淆他们的视线。

蒋师仁翻身下马,走到暗闸残骸旁,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块唐军工匠的名牌。名牌刚离开闸门木梁,突然凭空浮了起来,紧接着,更多的名牌从残骸中飞出,在空中盘旋交织。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名牌上,这些生锈的金属牌竟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在空中组成了一行娟秀的字迹——是文成公主的笔迹,写着“堤破之时,佛骨现世”!

“公主的预警!”王玄策心中震动,这句话显然是公主提前留下的线索,暗示佛骨的下落与堤坝的安危息息相关。他抬头望向空中的名牌,字迹在月光下愈发清晰,似乎还在微微闪烁,像是在指引方向。“看来天竺人炸毁暗闸,不仅是为了扰乱我们,更是想逼我们在堤坝将破时,去寻找佛骨,从而踏入他们的陷阱。”

蒋师仁点头认同,他将手中的青铜蜈蚣递给王玄策:“这些蜈蚣背甲的密码,或许能帮我们破解佛骨的秘密。王正使,不如我们先回到水闸处,用密码启动机关,看看能否找到佛骨的线索,同时加固堤坝,防备天竺人的下一步行动。”

王玄策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他抬头望向上游的夜空,云层渐渐散去,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暗闸的残骸与远处的河谷。“传我命令,留下一百名吐蕃骑兵看守上游暗闸,防止天竺人反扑。其余人随我返回水闸,利用青铜蜈蚣的密码,掌控水闸机关!”

众人领命,纷纷翻身上马。王玄策策马走在最前,断足踩在马镫上,虽有些不便,却丝毫不影响他前进的速度。他回头望了一眼空中仍在闪烁的名牌字迹,心中默念:“公主放心,无论佛骨藏在何处,无论天竺人有多少阴谋,我定不会让他们得逞,更不会让这摩揭陀古堤毁于一旦。”

回到水闸处时,工匠们已将暗渠的封堵工作推进了大半。王玄策让人将三百只青铜蜈蚣按背甲密码的顺序排列,每只蜈蚣对应一个水闸机关的按钮。蒋师仁则握着测水铁尺,站在水则兽旁,随时准备根据铁尺的反应调整操作。

“开始吧!”王玄策一声令下,士兵们按照蜈蚣背甲的密码,依次按下水闸的按钮。第一个按钮按下时,水则兽的兽口突然喷出一股清水;第二个按钮按下,闸口的青铜齿轮开始缓慢转动;当第七个按钮按下时,测水铁尺突然发出“嗡”的一声轻响,尺面浮现出一幅地图——是摩揭陀古堤下方的地宫分布图,图中用红点标注着一个位置,旁边写着“佛骨藏于此”!

“找到了!佛骨在地宫之中!”蒋师仁兴奋地喊道。王玄策却并未放松警惕,他盯着地图上的地宫入口,恰好与之前发现的七处爆破点形成呼应——显然,天竺人的计划是在他们进入地宫寻找佛骨时,引爆爆破点,让堤坝崩塌,将他们与佛骨一同埋葬在地下。

“天竺人的心思倒是缜密。”王玄策冷笑道,“但他们没想到,我们不仅破解了密码,还提前知晓了爆破点的位置。蒋校尉,你立刻安排人手,用土石加固那七处爆破点,同时派一支精锐,随我进入地宫寻找佛骨。其余人坚守堤坝,一旦发现天竺兵卒,立刻反击!”

蒋师仁抱拳领命,转身去安排部署。王玄策望着测水铁尺上的地宫地图,心中已有了计划——他要将计就计,借着寻找佛骨的机会,引出天竺残军的主力,一举将他们歼灭在堤坝之下。

月光下,七尊青铜水则兽依旧矗立在堤面上,兽眼的金光虽已消散,却像是在无声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三百只青铜蜈蚣整齐地排列在水闸旁,背甲的密码在月光下闪烁,像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王玄策握紧腰间的弯刀,断足在堤面上跺了跺,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佛骨现世之日,便是天竺残军覆灭之时!今日,我们便要让这摩揭陀古堤,见证他们的末日!”

片刻后,一支由王玄策亲自率领的精锐小队,手持火把,朝着地宫入口走去。火把的光芒照亮了漆黑的通道,也照亮了他们复仇的道路。而堤面上的士兵们,正严阵以待,手中的兵器泛着冷光,等待着天竺残军的到来。

第四节: 闸破骨现

泄洪口的浊浪裹挟着泥沙,在堤下翻涌成漩涡,王玄策扶着石壁,断足缓缓踏入冰冷的水流。方才地宫入口的探查已证实佛骨不在其中,而上游的震动愈发频繁,他知道天竺残军已开始按捺不住,随时可能引爆预留的爆破点。身后的金线从唐军工匠名牌上延伸而出,随着他的脚步逐渐绷紧,三百块名牌在空中悬浮,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正朝着泄洪口汇聚。

“王正使,需当心水下机关!”蒋师仁提着陌刀守在泄洪口边缘,刀刃斜指水面,目光紧盯着漩涡中心。他刚说完,浊浪突然暴涨,一股巨浪朝着王玄策迎面拍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空中的名牌突然动了——金线相互勾连,在滔天浊浪中织成一张金色拦网,巨浪撞在拦网上,瞬间被分割成无数细小的水花,溅落在堤面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玄策借着拦网的掩护,继续向泄洪口深处前行。水流愈发湍急,他能感觉到脚下的河床在微微震动,似乎有重物藏在闸底。“蒋校尉,用刀气探底!”他高声喊道,话音刚落,蒋师仁的陌刀便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刀气如银练般刺入水中。“轰隆”一声,水面炸开巨大的水花,闸底的泥沙被震得翻涌,一个青铜佛龛从泥沙中显露出来——佛龛上刻着精美的梵文经咒,龛门紧闭,却透着一股庄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