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宋佩瑜将赵臣的心思都看在眼中,总觉得赵臣的想法也在薛临的算计之中。

在正式对赵国发出议和国书之前,薛临已经为议和扫清所有阻碍。

其中包括不惜代价的从赵军手中抢走白县、成县和丰县,将魏忠最后的利用价值榨干,利用魏忠让永和帝与肃王沾染上米囊……甚至主动在与赵国来往的国书中透露,如果双方议和,陈国可以适当的在目前赵陈共治的豫州让步。

不知道陈国朝臣们,又是如何看待薛临一心一意要与赵国和谈之事。

宋佩瑜却没想到,薛临为和谈之事殚精竭虑,将千里之外的赵国安排的明明白白。

为了让重奕和宋佩瑜在他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到达白县,薛临甚至愿意冒着从前特意避讳的风险与重奕面对面,却傲慢的懒得理会陈国朝臣反对与赵国和谈的声音。

宋佩瑜和重奕离开咸阳不久,就收到消息,薛临已经从金陵启程。

相比重奕走到哪里都带着浩浩荡荡的骑兵,文臣只要宋瑾瑜一人足以的架势,陈国宣泰帝的排场委实大的有些离谱。

重奕和宋佩瑜只带了两万骑兵和七八个文臣。

这七八个文臣也是分工明确。

有熟读史书,格外擅长引经据典,在弘文馆修身养性的学士。

也有在御史台横扫一片,不仅让朝堂上过的同僚恨得牙痒痒,甚至连御史台的同僚也烦他烦得不行,却那他没办法的御史。

……

还有让以上的人都拿他没办法的吕纪和。

陈国宣泰帝却将小半个朝堂都带上了,上至三朝老臣,下至宣泰帝登基后才开始显赫的新贵,足有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