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神明为她加冕 小懒懒 1257 字 2022-10-31

但她当然有办法。

虽然人们没有闲情逸致去翻一本厚厚的书,但不代表他们不会看报和聆听。

她专挑最具有煽动性和攻击性的章节和语句摘抄发表在报纸上,先让当地一批贵族们赏鉴,在得到一致赞扬和夸奖后利用名人效应迅速扩散开来,甚至故意连夜抢购囤了一大批纸,让后者的价格在都柏林飞速抬升。

这是她惯用的套路,然后谁也没有发现问题所在,都以为是由于这期报纸的疯卖而导致纸价飙涨,一时那报纸上的内容更加显得金贵起来。

诗歌在当时的欧洲备受追捧,他们认为「只有诗人们能带来黄金一般的世界」,乔治 拜伦的名声在英格兰就已打响,这次新作更是掀起了一场滔天巨浪。

特别是这部《唐璜》文笔更为辛辣,更为尖刻,就像一把锐利的剑刃,直直地刺向欧洲殖民者和黑暗统治的心脏,将他们本就腐朽的伪装撕裂,露出里面恐怖而狞恶的怪兽面目。

他们一开始还仅仅为其中华美的文采和修辞所震撼,在继续阅读时,却发现了真正的本意和内核。

特别是报纸的发行者还在旁边插入了有关各地饥荒和殖民暴政的新闻报道,一下子都燃起了熊熊怒火。

艾薇深谙舆论和人心的重要性,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民都拥有能够掀翻任何一个黑暗政权的力量。

而她所做的,不过是用传播和媒体的现代力量,进行一番有力的推波助澜而已。

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部横空出世的杰作,人们脸上无不愤慨,联想到自己痛苦煎熬的处境更是感同身受,激动的人甚至谈论着谈论着就开始泪流满面,悲哀又愤恨地看着自己家所剩无几的粮食,和躺在床上无力救治的可怜亲人。

毫无疑问,艾薇的策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为报纸和诗集的发行者,她的名声和创作者拜伦一起,成为了横亘整个爱尔兰岛屿的尊敬对象。

许多贵族少女排着长队来拜伦的住所窗口偷窥她们的新偶像,她们早就听说英格兰驱逐了这位敢于讽刺当局的大才子,等到瞥见伏案写作的诗人真面目时,无不露出惊艳的神情,夸张地张大了嘴巴。

“噢天哪,我敢说这张面孔如此精雕细刻,简直是上帝最得意的作品!”

“就和他的诗歌一样!我的上帝!我真想躺进他的怀里,享尽甜蜜如月桂般的片刻欢愉,纵使短暂,也好过如今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