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旧事重提,分明是在试探皇帝的态度。
朱厚熜静默片刻,忽而冷笑一声:“汪侍郎倒是忠心。”
汪俊面色一白,不敢接话。
朱厚熜环视群臣,缓缓道:“大礼未定,朕不想听任何人妄议。若再有敢挑拨者——”
他顿了顿,声音冷峻:“以离间君臣论处。”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李初玄余光扫过杨廷和,见老首辅神色如常,但袖中的手指却微微攥紧。
短暂的沉寂后,朱厚熜话锋一转,语气缓和,“去岁各地奏报,清丈田亩、整顿吏治,已有成效。今年朕欲再行几项新政,众卿且听。”
他示意黄锦宣读圣旨。
黄锦展开黄绢,高声念道:
“其一,裁撤冗余衙门,精简官吏,以省冗费;”
“其二,整顿卫所,清查军户,严禁将领侵占兵饷;”
“其三,推广‘一条鞭法’,赋役折银,减轻百姓负担;”
“其四,重修《大明会典》,以正礼制。”
圣旨读完,朝臣神色各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新政,无一不是冲着积弊而去,但每一条都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根基。
李初玄暗自点头。
朱厚熜虽年轻,手段却老练——先以“大礼议”震慑群臣,再顺势推出新政,让人不敢轻易反对。
最让李初玄惊喜的事,他之前提出的主张,除了极个别外,朱厚熜都同意了。
如今,即便朝堂上有人面露难色,却无人敢出言驳斥。
朱厚熜满意地点头:“既无异议,即日施行。”
……
朝会结束,百官依次退出皇极殿。
李初玄刚走下丹陛,便见陆炳在不远处等候。
这位锦衣卫千户今日一身飞鱼服,腰间绣春刀寒光凛冽。
“侯爷。”陆炳抱拳一礼,“陛下口谕,请侯爷午后至乾清宫议事。”
李初玄点头:“有劳。”
陆炳低声道:“侯爷,今日朝会上,有些人怕是坐不住了。”
李初玄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汪俊正与几名文官低声交谈,神色阴郁。
“跳梁小丑罢了。”李初玄淡淡道,“陛下心中有数。”
陆炳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李初玄抬头望向天空。
朝阳,正缓缓升起。
……
正午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乾清宫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初玄解下佩剑交给殿前侍卫,整了整衣冠迈入殿中。
朱厚熜已换下朝会时的冕服,着一身靛青色常服坐在御案后,正执笔批阅奏章。
见李初玄进来,搁下朱笔笑道:“李大哥来得正好,陪朕用膳。”
黄锦立即指挥内侍抬上食案。
四菜一汤,皆是家常菜式,唯有一壶桂花酿格外醒目。
“听说李大哥最爱这个。”朱厚熜亲自斟了一杯推过来,“前日江南进贡的,朕特意留着。”
李初玄双手接过,酒香沁人。
他想起在西安时与朱厚照共饮的场景,不由神色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