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锅炉改造的“节能效应”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两人交换资料时响起:

【“技术互助”模式深化,阎埠贵获得“小锅炉改造技术”,其所在公社锅炉煤耗降低20%,获“公社节能模范”称号;宿主获得“老式水泵结构资料”,可用于后续“农用灌溉泵”改良项目,“技术资料储备”+1。】

改造完成那天,老王师傅特意量了煤耗。同样产出一吨蒸汽,改造前用3.2吨煤,改造后只用2.2吨,省了整整一吨!他激动得把煤铲往地上一磕:“神了!林科长真是咱厂的福星!这一个月省的煤,够供家属区烧半个月了!”

消息传到后勤科,科长亲自跑来道谢,还送来两斤细粮票当“节能奖金”:“建军,你这一改,解决了厂里的大难题!下个月的先进个人,我给你报上去!”

林建军把粮票分给了锅炉房的工人,自己只留了半斤:“这是大家一起干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他看着压力表上稳定的指针,心里踏实多了——至少开春的生产和供暖不用愁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锅炉稳定运行三天后响起:

【“锅炉改造”任务完成,工厂月节煤32吨,获“市级节能先进单位”称号,奖励“工业锅炉水质处理技术”(减少水垢生成,延长设备寿命),系统判定“技术辐射效应”激活——周边两个工厂前来取经,拟采用同款改造方案。】

小主,

消息传到四合院时,阎埠贵正带着大队的人改造供暖锅炉,按林建军给的图纸加了活动炉排,省煤效果立竿见影,被大队长拍着肩膀夸“有本事”。他回家时特意买了两斤红薯烧酒,想送给林建军,走到门口又折了回去——按“等价交换”的规矩,他得找件像样的东西换才行。最后翻出个祖传的铜制量油器,虽然旧了点,但刻度精准,算是件实用的工具。

“建军,你看这玩意儿能用不?”阎埠贵把量油器递过去,铜面上的包浆亮得发光,“老辈人打油用的,比现在的量杯准。我用它换你上次说的‘水质处理法子’,行不?”

林建军接过量油器,刻度确实精准,修机床时能用来测量润滑油,正好用得上。他拿出张纸,写下水质处理的配方:“用纯碱和磷酸三钠按3:1混合,每吨水加50克,能除水垢,锅炉寿命能延长两年。”

阎埠贵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小心翼翼地把配方折好:“我就知道你办事公道!这量油器你留着,以后有啥技术上的事,尽管找我,我那堆老书里说不定就有你要的!”

傻柱从汽修厂回来,路过锅炉房时看到工人在给锅炉补水,听说是林建军改造的,省了不少煤,心里暗暗佩服。他现在也学会了给汽修厂的加热炉节能,把炉膛清理干净,调节风门大小,每天能省半筐煤,被师傅夸“机灵”,这都是跟林建军学的“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