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在生产队领了新分的玉米,是用省下来的煤换的配额。她抱着玉米往家走,路过林建军家门口时,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进去。自从上次借粮被拒后,她学会了靠自己挣工分,虽然累,但心里踏实。棒梗快上学了,她想攒点钱给孩子买个书包,这比啥都重要。
贾张氏坐在门槛上晒太阳,听邻居说林建军又立了功,厂里奖了细粮,气得直骂:“有啥了不起!不就是改个破锅炉吗?有本事给我送二斤白面来!”骂了半天没人理,只能悻悻地回屋,看着灶台上的野菜汤发呆——秦淮茹现在连野菜汤都严格按定量分,她想多喝一口都不行。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夕阳西下时响起,带着全局评估:
【“锅炉改造”产生连锁效应:
? 工厂层面:煤耗超标问题解决,军工订单进度不受影响,获“节能专项奖金”500元,可用于购买新的加工设备;
? 家庭层面:林建军因节能贡献,获得工厂分配的“节能住房”(厂外小平房旁边的一间,扩大居住面积),苏岚可在附近开辟小菜园,实现蔬菜自给;
? 四合院层面:阎埠贵因推广节能技术获得实际利益,对宿主的“技术依赖”巩固;傻柱将节能理念应用于工作,获“节约能手”称号;秦淮茹专注于自身生活,与宿主无交集;贾张氏的“骚扰行为”因彻底无效而终止;
? 社会层面:该技术被收录入《工业节能手册》,成为地方工厂改造范本,宿主“技术权威”形象从行业扩展至区域。】
傍晚,林建军回家时,苏岚正在收拾新分的小平房,里面放着一张旧书桌和两个木箱,是厂里给的“技术骨干福利”。“卫国说想在这屋里放他的玩具齿轮,”苏岚擦着桌子,脸上带着笑意,“我把菜种子带来了,明天就翻地,种点菠菜和小白菜。”
林建军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锅炉房的烟囱里冒出的烟确实淡了很多,像一条细长的灰线,在暮色中慢慢散开。他知道,这只是节能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技术难题等着攻克,但只要守住技术本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问题,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四合院里的灯一盏盏亮起,阎家传来孩子们背诵“锅炉节能口诀”的声音(阎埠贵从林建军那抄的),傻柱家传来砂纸打磨工具的轻响(他在保养扳手),秦淮茹在给棒梗缝补衣服,油灯的光晕在墙上晃动,安静而平和。
林建军抱起林卫国,小家伙指着窗外的烟囱说:“爸爸,烟变小了!”
“嗯,变小了。”林建军吻了吻儿子的额头,“以后会越来越小,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车间的汽笛声在夜空中响起,比往常更轻快,像是在为这个节能增效的冬天,唱一首充满希望的歌。而林建军知道,他的技术之路,正朝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