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林卫国立刻接话:“我马上组织研发部改设计!把多余的芯片模块拆掉,电池容量加大到1000mAh,待机时间能从3天延长到7天,正好适合农村充电不方便的情况。”他拿起手机样机,“外壳换成耐磨的工程塑料,再做个防尘防水的涂层,适应农村环境。”

苏岚在计算器上飞快计算:“简化版的成本能控制在800块,按1500块卖,毛利率还有47%。如果月销10万台,就能补上出口的缺口。”她翻出农村信用社的资料,“我联系了省联社,他们愿意给农民提供分期付款,首付只要300块。”

说干就干。郑师傅带着车间工人改造生产线,把装配线上的摄像头安装工位拆掉,换上简易的功能测试模块,三天就完成了改造;老周带着团队下乡,跟县供销社签协议,把手机摆在农资柜台旁边,还培训了一批“农村促销员”,都是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干部;林卫国则蹲在实验室,给手机加了个“超强信号模式”,能在山区、偏远地区增强接收能力。

第一批“建军乡村版”手机运到河北保定的县城时,正赶上秋收。供销社的柜台前围满了人,一个种苹果的老农拿着手机,在促销员的指导下拨通了省城批发商的电话,声音洪亮得整个柜台都能听见:“王老板,我这苹果熟了,你派车来拉!啥?价格?你用这玩意儿跟我聊,省得跑一趟!”

当天就卖了300台。老农们拿着手机,不是用来玩游戏、发信息,而是记农资电话、联系收割机、询问粮食收购价。有个养牛户特意让促销员把“畜牧站”“兽医站”的号码存进去,说“牛病了能及时找兽医,比跑十里地强”。

林建军跟着送货卡车跑了趟山东临沂。在一个乡镇集市上,他看见郑师傅正蹲在地上,给农民演示手机的“防摔功能”——把手机从一米高的地方扔下去,捡起来照样能用。围观的人啧啧称奇,一个戴草帽的汉子当场掏钱:“就冲这结实劲儿,我买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总,您看这个。”郑师傅指着手机背面,那里贴了张简易说明书,用漫画画着“充电时别碰水”“信号弱时举高点”,都是他琢磨出来的土办法,“农民兄弟不认字的多,这么一画,啥都明白了。”

苏岚的财务报表也渐渐有了起色。她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农民拿旧收音机、电视机来抵钱,一台旧收音机能抵50块,既消化了库存,又降低了购买门槛。“这个月农村市场卖了12万台,回款1.8亿,正好补上出口的窟窿。”她指着报表上的“现金储备”,“咱们还能拿出5000万投入研发,一点不耽误。”

【叮!】

系统提示音带着数据上扬的轻快节奏:【“农村市场开拓”成效显着,企业成功对冲出口下滑风险。】

【奖励“县域渠道管理手册”:包含供销社合作模式、农村促销员培训体系、售后网点布局方案,可进一步巩固下沉市场优势。】

林建军把手册里的“售后车方案”指给老周看——改装100辆面包车,配备维修工具和备用零件,定期下乡巡回服务,解决农民“维修难”的痛点。“农村市场不是一锤子买卖,得让他们觉得买咱们的手机,售后有保障。”